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上海地鐵背後的榮耀與夢想

  • 發佈時間:2014-10-07 20:01:4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上海10月7日電(記者陸文軍、周琳)對於老上海人而言,在輪渡上看黃浦江潮起潮落是風景,而對於新上海人而言,坐在地鐵裏穿越浦東浦西則是生活。從1993年上海第一條地鐵——一號線通車試運營,到現在短短20年間,上海軌道交通從一條線織成了一張高效的軌道交通網路。

  上海建地鐵:從“癡人説夢”到“世界第一”

  地鐵圓夢,在上海,絕非易事。早在上世紀50年代,上海著手籌備建地鐵時,有國外專家斷言:不可能!由於上海的土質鬆軟含水,要在這樣的地層中開挖打洞,在當時還是個世界級難題。然而上海人不甘心,從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經過幾代地鐵建設者反覆實驗,終於開創了適應上海土質的施工工藝,並在塘橋試驗段、漕寶路試驗段成功應用。

  1990年,上海地鐵正式開工建設。其中,黃陂路、陜西南路、常熟路三個車站的建設被稱為“淮海戰役”,歷時三年後,一號線南段錦江樂園至徐家匯通車試運營,上海幾十年的地鐵夢終於實現。

  2004年6月24日,上海申通集團有限公司實施合併重組,作為上海城市軌道交通網路投資、建設和運營的責任主體。上海市委、市政府作出“集全市之力加快軌道交通建設”的戰略決策,並確定2010年世博會前建成400公里的目標,一場歷史性的地鐵建設大決戰吹響號角。

  這10年間,上海地鐵從“十字加半環”的4條線發展成為通達14個區、延伸至江蘇省的14條線;從70座車站、90多公里發展到330座車站、538公里;從600多輛列車發展到3500輛列車;從4座換乘車站,發展到42座換乘車站。

  這10年間,上海地鐵從每天130萬客流到如今的工作日800多萬客流;地鐵在公共交通客運量中的佔比,從不足10%攀升至40%,成為城市交通出行的骨幹。

  第二空間拓展城市公共文化

  目前,上海地鐵最高日客流超過900萬人次,堪稱城市的“第二空間”。

  2013年以來,上海進行機制創新和文化探索,將地鐵空間裏的許多商業廣告陣地騰出來實施“文化進地鐵”項目,寧願少收千萬廣告費,也要打造公共文化新陣地。

  《掀起你的蓋頭來》、《卡門組曲》……動人的旋律回蕩在上海人民廣場地鐵站的換乘大廳裏。原來,這是上海高校的交響樂團在“地鐵音樂角”進行公益演出。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個多小時的演出過程中,這一四五十平方米的音樂角中,走走停停的聽眾數量保持在200人左右。

  類似的“地鐵音樂會”從2013年元旦開始,每週六週日都會上演,演出團體中既有上海交響樂團、輕音樂團、民族樂團等高水準專業院團,也有普通、接地氣的群眾演出團體。這一公益演出已有約150場,觀眾近2萬人次。

  “在地鐵裏奏響古典美聲,也許會讓乘客驚訝,但是現場演奏的天籟之音效果,就是文化的魅力。”90歲高齡的著名指揮家曹鵬,曾親自為“地鐵音樂角”的第100場演出執棒。

  “地鐵音樂角”是上海“文化進地鐵”項目的一個縮影,一年多來,上海地鐵與數十家文化藝術單位合作,在50座車站實施了近80項公共文化項目,10余列地鐵文化列車穿梭,10余萬張文化專題票流轉,隨著地鐵網路中的公共文化“能見度”越來越高,地鐵空間已成為上海營造城市文化氛圍的重要陣地。

  下一站,夢想!

  停澹簦潁錚既可以譯成“地鐵”,也是“大都市”的意思。上海在打造國際大都市的進程中,不僅要強大的經濟支撐,更要編織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

  根據規劃,2020年上海軌道線網總長度將超過800公里,成為城市交通系統的骨幹和靈魂,許多經濟增長點隨著地鐵線路一起延伸。根據地鐵網路化的發展特點,上海地鐵的發展戰略也正在進行兩大調整:從重建設到重運營的轉變;從單線運營管理轉向網路化管理的轉變。

  今後,上海軌交的建設與發展將更注重綠色環保和人性化,引入預製構件、太陽能和變頻等技術減少環境污染,與此同時還會對自動扶梯、無障礙設施、公廁等設施,定下高於國家標準的建設目標。

  2020年,上海地鐵網路建設目標要超過800公里,還有200多公里的繁重新線建設任務等待著去完成,人們期待著地鐵建設者續寫新的篇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