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民生答卷”映歡顏

  • 發佈時間:2014-10-05 05:59:0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現在的生活比蜜甜!”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十師183團剛搬進新房的職工劉素英告訴記者,原本要花10多萬元的樓房,兵團師、團的優惠政策加上援疆資金的支援,她只掏了6萬元。一家五口人從此告別了挑水、燒煤的日子。

  近年來,183團先後投入5億多元資金用於民生改善,圓了職工的安居夢。“剛來的時候沒房,就在地上挖個坑,再蓋上柴草,住在地窩子裏。”兵團退休職工鄭道英感慨地説,“這些年從地窩子到平房再到樓房,我們住得越來越高,生活越來越好。”統計顯示,4年來全兵團累計建成保障性住房60萬套,七成以上的職工群眾遷入新居。

  劉素英、鄭道英們生活的變遷折射了兵團60年來的巨變。60年前,廣大兵團職工艱苦奮鬥,開創了屯墾戍邊事業的壯麗篇章。60年來,兵團努力為職工創造更好的生産生活條件,交出一份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小時候家裏窮,穿的是打補丁的衣服,喝的是‘澇壩水’。”在皮山農場醫院工作了40多年的艾哈麥提回憶道:“那時天天盼過節,因為只有過節才有新衣穿、有肉吃。”

  經過60年的發展,兵團職工生活早已今非昔比。據皮山農場黨委書記、政委蒙忠戰介紹,他們通過打造“五個一”工程,即每戶有一套7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一片10畝左右的果園、一群10頭左右的牲畜、一塊10畝左右的糧食飼草地、一座1畝左右的溫室大棚,促進了職工多元增收和民生改善。去年,職工每人平均收入達2.5萬元,同比增長近20%。

  皮山農場所在的十四師地處沙漠邊緣、南疆少數民族聚居區,民生改善任務繁重。十四師黨委書記、政委趙建東説,師黨委把民生建設作為密切聯繫群眾的切入點,住房、就業、醫療、教育等方面全面改善,職工的幸福感強了,還吸引了不少內地畢業生紮根團場。

  從2006年起,兵團黨委承諾,每年為職工群眾辦“十件實事”。到2013年,民生投入佔兵團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比重由8%升至23%,投資額從12億元增長到334.5億元。兵團今年開工建設的投資項目中,民生類佔45%。

  新一輪對口援疆開展以來,10個援助兵團省市也把改善民生作為重點,80%以上的援疆資金投向這一方面。其中,浙江省將大部分的援疆資金用於教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兵團一師、阿拉爾市的教育條件因此得到極大改善。

  “連隊的變化大得很,房前屋後鋪了水泥路,出行特別方便。”談起近年來的變化,皮山農場職工努爾阿不拉印象最深的是交通。與他一樣,順暢出行也曾是四師76團職工熱西的期盼。“以前路不好,從家到牧場,騎馬也需要半天。”

  努爾阿不拉告訴記者,“去年,團裏修通了柏油路,開車20分鐘就能到牧場。”截至目前,兵團已建成貫通墾區、通達連隊的公路網路,82%以上的團場通二級公路,公路里程達到3.3萬公里。

  “有了編織地毯的技術,好日子更近了。”這幾天,吐尼沙汗在家中忙著織地毯。今年初,兵團三師51團向未就業婦女發放了地毯編織架,鼓勵她們自主就業。按照“簽訂一批協議、培訓一批骨幹、提供一批訂單、帶動一批婦女”的目標,目前全團已有上千名少數民族婦女走上創業增收之路。

  兵團將就業作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並提出以産業帶動就業,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從今年起,力爭每年新增就業不低於10萬人。同時,制定吸引地方少數民族群眾到兵團就業的各項政策措施,力爭“十三五”期間內地方少數民族群眾每年到兵團就業不低於5000人。

  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司令員劉新齊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要從安邊固疆的戰略高度認識和解決民生問題,將其作為推進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結合點、著力點,不斷增強兵團事業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