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建築業升級之路該怎麼走?

  • 發佈時間:2014-09-30 07:29:54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熊筱偉

  9月初,四川龍申建築有限公司升級為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企業。“像龍申建築這樣成功升級的,今年在省內建築類企業中特別多。”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答道。

  今年1至8月,全省新增施工總承包一級企業53家,去年同期僅為5家,數量為有史以來同期最高,使我省施工總承包一級企業總數達到354家。

  數字背後,是我省建築業加快轉型升級的努力。“轉型升級不是説出來的,而是在實踐中‘走’出來的!”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資質升級、市場升級、産業結構升級……在9月25日召開的全省建築業發展推進會上,一條四川建築業轉型升級之路,愈發清晰。

  A

  企業資質升級

  定方案講政策,對企業進行全方位指導

  7年間,合同額增長了26倍。這是當初的鄉鎮企業——中譽遠發國際建設集團如今的成績單。而房屋建築等7項一級資質,機電安裝工程施工總承包等10項二級資質,則是華麗蛻變的優勢所在。“一級以上資質企業數量多寡,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省建築業的綜合競爭力。”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坦言,如果沒有一級資質企業,面對一大批大型工程招投標“連門都進不去”。

  要達到業績、技術人才的硬指標,省內大量建築企業都具備潛質。但説起該怎麼申請資質升級,很多企業卻一頭霧水。

  為此,省住建廳定制了《四川省建築業企業資質升級指導工作方案》,建立《重點培訓指導企業名錄》,今年已先後3次召開申報一級企業申述指導會,一對一指導企業向住建部提交申述,提高報部通過率;在雅安、瀘州、遂寧等地舉辦培訓班,為超過1000家企業免費宣講相關扶持政策和資質申報工作流程,解讀資質標準;相關部門還率省內10家擬申報特級資質的大型企業主要負責人赴江西、重慶考察學習,找差距、學經驗。

  從長遠而言,資質升級還靠實力説話。我省鼓勵建築企業通過改組、聯合、兼併、股份合作等形式做強做大,提升産業集中度,建成更多具備一級乃至特級資質的大型骨幹企業。

  B

  産業結構升級

  向上下游産業延伸,突出主業適度多元

  “企業的轉型,勢在必行”。

  這是2013年榮登美國《工程新聞記錄》雜誌(ENR)“全球頂級150家設計公司”排行榜第48位——中國成達工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轉型的認識。從傳統工程技術到大型工程化承包模式,這家擁有“國際范”的企業極力延展著産業觸角。

  向上下游産業延伸,“突出主業、適度多元”,已成為我省建築企業共識。可在實踐中,該如何延展?

  中國華西工程設計建設有限公司選擇從相近領域入手——立足技術優勢,從單純的施工階段工程監理向設計監理拓展,拿下成都地鐵1、2號線設計監理等重大項目。監理業務範圍逐漸從單一的“房建、市政”,拓展到“公路、鐵路、通訊、電力、水利”等多個工程領域。

  産業延展的方向,不止于上下游。我省明確提出,支援建築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企業實現跨行業發展。以施工承包起家的中國五冶集團,不斷調整産業結構,如今已打造出工程承包、鋼結構及裝備、房地産三大主業鼎立發展態勢,年産值超200億元,規模效應初現。“從長遠來看,建築業必須實現工業化!”這是四川省“建築業改革與發展”專題報告會上,住建部專家和與會領導、代表的共識。

  廣安、樂山市已在推進住宅産業化基地實踐。各地也將出臺措施,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合作,加強建築工業化技術研究。以建築産業園區為重點,推進建築工業化。

  C

  市場結構升級

  由“死守盆地”到“內外並舉”

  22%:是我省建築業國內省外産值在總量中的佔比。這一低於江蘇、浙江等建築業發達省份的數字,預示著走出去,由“死守盆地”到“內外並舉”,恰恰可以開拓川籍建築企業的“藍海”。

  走出四川,萬千頭緒中抓住突破口——跟蹤國內外投資熱點,圍繞重點區域、重點專業領域和重點工程項目拓展市場。

  重點工程建設,往往是獲得當地市場認同的“金鑰匙”。2011年,四川華西集團承建的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正式竣工。超靜音施工、安保管理、程式控制等種種“嚴苛”要求,均以高品質完成,美國在華建築市場隨之為華西集團打開。

  走出去的道路,並非一路坦途。“高門檻”、稅收問題、外派勞務等一系列難題考驗著先行者。“借船出海”不失為川企應對之策。中國能建中電工程西南電力設計院通過與窗口單位的合作,一舉中標印尼中爪哇兩台30萬千瓦燃煤電廠設計諮詢項目,打破了美、日等發達國家的長期壟斷。

  此外,成立分(子)公司,是走出去過程中繞不開的話題。如何管理好“山高皇帝遠”的分(子)公司?成都基準方中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鑒:在推行分公司人才本地化同時,強化總部這一“大腦中樞”,建立健全和統一公司的品牌、服務、品質、技術、管理標準和制度流程,確保各分(子)公司能有效執行和落地。

  對市場潛力巨大的省外市場,政府部門亦需做好服務。省住建廳積極主動與陜西、雲南、西藏、新疆、重慶、貴州等省市區住建部門溝通協調,簽訂省際間建設領域友好合作協議;充分發揮住建廳12個駐外機構作用,指導我省企業辦理進入外省手續,提供推介當地工程項目資訊和相關政策資訊,舉辦多形式的“川建工”品牌推介活動……貴州、重慶、雲南、新疆等省市區均成為重點開拓對象——而事實上,川企在上述4個地區完成的産值也均超過100億元。

  省外市場,已成為我省建築業新增長點。上半年,我省建築業省外完成産值763.2億元,同比增長28%,增幅較一季度提高10.5%。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