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鼓牛勁,搞牛改,幫助農民發牛財

  • 發佈時間:2014-09-30 02:51:3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文洪瑛陳濤見習記者董文龍

  “鼓牛勁,搞牛改,快來養牛發牛財!”一句生動的話,道出了江西省高安市廣大農民正在熱火朝天養牛致富的景象。

  地處江西中部偏西北的高安肉牛品種優良,高安“錦江黃牛”是江西三大地方良種之一。然而,高安的肉牛養殖這麼多年卻一直沒有上規模、出效益。

  因此,抓住當前全國畜牧業五年調整期末期機遇,高安市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推動該市肉牛養殖産業的發展升級,以期把高安市打造成江南乃至全國的肉牛養殖重點地區和集散地。

  規模升級:爭取5年之內肉牛存欄量翻一番

  據了解,高安市目前肉牛存欄量在25萬頭左右,每年出欄15萬頭,相對於北方的養牛大市來説,規模還是太小。“近階段,首先就是要大力推動肉牛養殖規模的擴大,爭取肉牛存欄量在未來5年內達到50萬頭。”市委常委、農工部部長羅旭生説。

  “為了實現5年內肉牛存欄量翻一番的目標,首先要抓好能繁母牛的擴繁增養。但是,在目前的市場條件下,養殖母牛,尤其是集中圈養母牛,基本上不賺錢。”高安市副市長姚世貴説。為此,高安市提出了“千家萬戶養母牛”的做法,引導農戶利用自家農余秸稈、稻草等作為飼料,通過農戶散養降低母牛養殖成本,來提高全市能繁母牛存欄量。”另外,全市還實施母牛保護政策,對每頭能繁母牛給予1500元補助,同時為每頭母牛提供500元的貸款購買貼息。

  解決母牛擴繁增養的目的,是為了多産肉牛。然而,“養牛沒有草,累死也白搞”,高安市裕豐農牧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食堂對記者説,“擴大肉牛養殖規模,一定要解決食用草的問題。如果沒有足夠的草料,肯定就行不通。”

  高安市畜牧水産局局長王細介紹説,為解決肉牛養殖中的種草問題,通過各項補助和鼓勵措施,目前全市已建成人工牧草繁育種子基地3000畝,引進黑麥草、王草、桂牧一號等優良牧草品種十多個。另外還舉辦多期人工種草培訓班,把科學種草技術送到養牛戶手中,並免費為肉牛養殖企業及農戶發放黑麥草草種2~5萬斤/年。

  楊食堂掰著手指頭告訴記者:“原來我們收購稻草作為飼料,到場價達到了每斤0.3元,現在我們自己種植牧草,每畝平均産量2萬斤以上,每斤成本不到0.15元,這樣每頭牛一年就可減少飼料費支出1600多元。”

  模式升級:發展種養迴圈經濟、延伸産業鏈

  “以前高安市生豬養殖量大,造成了嚴重的面源污染,治理污染的代價可不小,現如今養牛可不能再走先污染、後治理這條養豬的老路了。”羅旭生介紹説,為此全市專門規劃設置了禁養區、限養區和可養區,還拆除調1862個豬場,面積達47.1萬平方米。

  據姚世貴介紹,高安市嚴格要求集中育肥養牛小區必須建在可養區,同時加大環保配套設施和技術的資金投入,鼓勵和引導養牛企業、農戶走種養迴圈發展之路。

  記者在裕豐農牧有限公司看到,除了一排排整齊的牛舍,還有一大片長勢正旺的西瓜、柑橘等作物。楊食堂介紹説:“公司經過十多年探索,總結出了養殖和種植相結合的‘牛-沼-草(果、菜、苗木)’迴圈種養模式,不僅實現了牛糞的無害化處理,而且充分利用處理過程中産生的沼氣、沼液、沼渣,用於發電和種草(果、菜、苗木)。”

  “延伸産業鏈,做精肉牛産業是我們發展肉牛産業的必經之路。”羅旭生介紹説,高安市目前正在大力支援裕豐農牧有限公司興建3萬頭規模的肉牛屠宰加工廠,年可分割加工牛肉製品8000噸。同時鼓勵培養和引進大型先進的肉牛加工企業,比如目前正在與江蘇巴布洛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洽談牛肉深加工項目。

  另外,高安市還大力發展肉牛養殖合作社。據楊食堂介紹,以裕豐農牧有限公司為主體,2007年組建了裕豐肉牛專業合作社,目前社員達109戶,合作社為社員提供到府技術指導,帶動當地很多農民進行肉牛養殖以及解決就業問題。

  服務升級:加強産業技術支撐和融資平臺建設

  畜牧養殖的重要一個環節就是防病防疫。“死1頭牛相當於死8~10頭豬,所以必須要搞好養牛的防疫檢測。”王細説,“為了做好防疫檢測工作,高安市加強了72個基層防疫檢測站的設備和技術配套,採取‘春秋二季定時防疫和平時補防’相結合的辦法,杜絕牲畜五號病等各種害病的發生、流行,確保高安市肉牛産業的健康、衛生和安全。”

  在做好防病防疫的基礎上,如何讓肉牛長成“肉嘟嘟”,是每一個養牛人都迫切希望的事情。據介紹,高安的“錦江黃牛”雖然肉質優良,但個頭偏小,肉量不足。因此,要大規模進行肉牛養殖,如果僅僅用“錦江黃牛”這個品種,肯定是行不通的,必須引進一些成熟優良肉牛品種來養殖,或者與本地“錦江黃牛”進行雜交,達到肉多又優質。

  因此,高安市積極鼓勵養殖企業到東北、內蒙古等地區,引進西門達爾、夏洛萊等國內外優良肉牛品種,進行養殖或雜交改良高安本地能繁母牛品質。同時,按400頭基礎母牛群佈局一個牛改冷配站(點),建成牛改冷配站(點)70個,冷配覆蓋面達85%以上。另外,高安市還依託龍頭企業,帶動肉牛産業相關技術水準的提高。

  養牛是個高成本、大資金的行業。“高安有句俗語叫做‘牛人養牛’,這是因為養牛須要大量的資金。”王細説,“按照未來發展50萬頭存欄肉牛來計算,高安肉牛産業大概需要五六十億的資金。毫無疑問,我們迫切需要建立一個有效的融資平臺。”

  據羅旭生介紹,目前高安市已經在探索一套“養牛小區擔保貸款機制”,符合條件的養牛小區均可向銀行申請辦理低息貸款,由當地政府進行擔保。目前,全市已發放養牛貸款600余萬元。另外,高安市抓住江西省目前正在全省開展的“財政惠農信貸通”項目,將積極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撬動更多銀行資金流向肉牛養殖産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