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俄衛星導航系統合作將優勢互補

  • 發佈時間:2014-09-30 01:31:4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報臺聯動

  俄羅斯媒體近日透露,中國和俄羅斯在衛星導航領域的合作正在進一步加強。除了決定在對方境內設立“北斗”和“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地面站外,中俄還計劃于近年形成統一的導航空間。根據今年夏季兩國代表磋商的結果,目前已經開始俄羅斯“格洛納斯”和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設備的統一標準化會談。

  那麼,兩國衛星導航系統統一標準到底意味著什麼?又將給國際衛星導航市場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相關問題,軍事觀察員李克峰將為您進行深入解讀。

  合作主要是在應用層面

  俄羅斯“格洛納斯”導航系統國際項目領導人邦達連科表示,“與中國相互協作的主要思路是,形成從大西洋太平洋的統一導航空間。中國夥伴對此很感興趣。”李克峰指出,兩國的合作應該是應用層面而不是技術核心層面,因為導航系統的本質就是在不依賴任何外部系統的情況下實現全球導航。

  李克峰認為,這個説法比較含糊,首先世界上衛星導航系統一共有4個,最初是美俄後來就加上中國和歐洲。建系統本身是不希望和別人發生任何聯繫的,一個獨立的系統是最重要的。這樣的話,系統的核心是不能統一的,比如衛星發射頻率,美國和俄羅斯就沒法統一。同時坐標係也不一樣,俄羅斯當年研製“格洛納斯”的時候,是用蘇聯的地形坐標係,而美國是用世界的大體坐標係。另外,時間標準也是不同的。因為導航系統的全稱是定位導航與授時系統,授時是關係整個資訊系統的互相聯繫的問題。所以,現在説的合作應該是應用層而不是技術核心層。其實導航系統的本質就是在不依賴任何外部系統的情況下實現全球的導航,應用層實際上才是可以談的部分。

  美國的制裁推動中俄合作

  因為烏克蘭危機,俄羅斯和美國在建立衛星導航的地面基站問題上也發生了一些摩擦,那麼這次它強調和中國的合作,是不是也出於這種軍事戰略的考量呢?李克峰指出,美國的制裁客觀上也推動了俄羅斯和中國在該領域的合作。

  李克峰認為,冷戰期間,整個導航系統無論是製造還是發射,運作還是接收,全是自己研發和運作。後來冷戰結束了,雙方敵意下降,美國和俄羅斯也展開了合作。俄羅斯因為經濟不好,不能保持大量的衛星,所以就不能提供足夠的精度。而建設地面基站可以作為衛星系統的輔助,能夠提高局部信號精度。但是現在,互設地面站不能進行了。尤其是美國比較霸道,它想在俄羅斯設立但卻不希望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在美國設立。這對俄羅斯來説是不平等的。

  那麼,當美國不給俄羅斯提供電子零件或者提供比如説高精度車床等技術支援後,俄羅斯就要向南韓、中國這種不制裁它的國家尋求微電子、精密車床等領域的合作,這是他搞導航必備的。所以從現在看,俄羅斯轉向中國尋求的主要是一些應用層上的合作,或者是一些設備的互補。

  聯合導航有利於優勢互補

  李克峰認為,從技術上看,俄中兩個衛星系統相得益彰,“格洛納斯”主要覆蓋極地地區,“北斗”服務範圍偏低緯度地區。如果使用聯合導航體制,將是比較理想的導航系統。

  總體而言,俄羅斯的系統比較適合北極上空的服務,這個是當年美俄對抗時打導彈的需求。而中國地理位置比較偏低緯度,這兩個系統確實各有優長,是互補的。還有一點,咱們研發比較晚,那麼技術上可能有自己更高的想法,但是我們現在還沒有打滿全球的衛星網,現在剛剛在亞太有了網。也許將來隨著經濟發展,自己能獨立支撐一個全球網。(本欄目由科技日報軍事部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國防時空》《晚高峰觀軍情》欄目聯合主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