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別讓高招扶貧名額淪為官員子女的“唐僧肉”

  • 發佈時間:2014-09-30 01:31:2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教育時評

  文·白靖利 閆祥嶺

  記者近日採訪得知,今年開學季,一些地方縣城的領導不再把子女送到省城讀書,而是送往貧困地區的高中就讀。追問之下發現,原來他們是看中了重點高校推出的貧困地區專項計劃,送往這些地方就讀是為了享受這一優惠政策。

  近年來,“寒門學子難上重點高校”引起熱議。為此,不少高校推出“貧困專項計劃”,通過擴大農村貧困地區的招生比例,以及實施農村學生專項資助招生等政策,將招生名額向貧困地區傾斜,給“寒門學子”更多上重點大學的機會,以彰顯教育公平。

  然而,如此優惠的政策卻成為一些人眼中的“唐僧肉”。一些縣城領導不再像以往那樣把子女送到教育條件更好的省城去讀書,而是想方設法送往貧困縣的高中就讀,以便搭上優惠政策的便車。這顯然會對農村貧困學生的高招機會造成擠壓,違背了貧困專項計劃的初衷,損害來之不易的教育公平。

  這些事例儘管還看不出官員權力濫用的問題,但由於官員比其他群體更加熟悉現有政策,鑽起政策的空子來便容易很多。但當官員子女都以貧困專項計劃的名義擠佔真正貧困的孩子上了重點大學,這些官員又如何贏得群眾的信任?

  官員子女去貧困縣就讀,突顯出專項政策仍然存在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強調區域劃分的多,對“農村貧困地區”“農村孩子”這樣的精準限定很少。其實,既然是貧困專項計劃,最為理想的狀態應該是針對真正的貧困孩子,而不應該是大而化之的“貧困地區”。只有計劃更加細緻、更加科學,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

  教育公平是最為基礎的社會公平。高考直接關係到人們接受高等教育的水準,甚至決定著以後人生之路的走向。此前,有關高考招生政策所引發的“高考移民”鬧得沸沸颺颺,損害了很多人對社會公平的信心。如今,避免官員子女以及可能的富家子弟成為“貧困生”進入高招貧困專項計劃,需要有關部門重視。

  繼續實施國家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計劃,推動教育公平、機會公平的決心不能動搖。細化招錄條件,構建起教育、公安等多部門聯合參與的審查機制,嚴防高考移民、資格造假等種種貓膩,推動招生各個環節成為“陽光工程”,才能真正讓更多“寒門學子”享受到制度的紅利,社會也才會更加公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