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出口回歸理性
- 發佈時間:2014-09-29 19:30:37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根據海關數據,2014年上半年我國工程機械産品(工程機械按商品編碼分為81種,其中主機産品69種,零部件12種)進出口總額88.02億美元,同比下降1.11%。其中出口額71.54億美元,同比下降1.86%;進口額16.48億美元,同比上升2.31%。工程機械産品上半年貿易順差55.06億美元。
2014年上半年,我國工程機械出口依然維持多年來的市場分佈,産品出口市場以亞洲為主,出口占比達到同期出口總額的45.92%;其次出口區域為歐洲和非洲;出口到歐盟和大洋洲的工程機械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
2014年上半年我國共向200個國家或地區出口工程機械,其中出口金額排名前25名的國家佔工程機械出口總額的65.2%。出口超過5億美元的有美國和俄羅斯,分別是我國工程機械出口的第一、第二大國。出口到沙烏地阿拉伯的工程機械比去年同期增長33.82%,出口額接近3.7億美元,成為我國工程機械出口的第三大國。
我國工程機械出口類型主要是鏟土運輸機械、機動工業車輛、工程起重機械;出口的主要産品分別是裝載機和叉車,出口總量佔比分別是11.4%和12.8%;挖掘機出口占比為8.04%,是我國工程機械出口的第三大産品。
從貿易方式看,2014年上半年出口一般貿易佔總出口額的67.32%,加工貿易出口占22.11%。相比同期租賃貿易增長171.88%,邊境貿易增長12.89%。這説明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正承受著巨大壓力,工程機械市場仍然復蘇乏力。
2014年上半年我國工程機械企業出口上億美元的企業有徐工、柳工、中聯、三一、山推等,裝載機出口的主要企業有柳工、臨工、廈工、龍工等,叉車出口主要企業有杭叉、安徽合力等企業,以上企業多年來一直是我國工程機械出口的主力軍,經過多年的發展,這些品牌已經在國際上有了一定的影響力,部分品牌産品已經引領國際潮流,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出口進入全球行業第一梯隊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工程機械出口自2012年超過日本,成為美國、德國之後全球第三大出口國。2014年以來由於全球需求持續低迷,各國工程機械出口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浮,其中美國同比下浮10%以上,日本下浮7.94%。綜合以上各方因素,我國工程機械出口已確立進入全球供應第一梯隊的地位。
傳統市場格局相對穩定,技術進步持續推動歐盟市場佔比提升。長期以來,我國工程機械出口市場主要以亞洲為主,基本佔據半壁江山。非洲是我國出口的第二大基地。歐盟由於具有良好的産業基礎、嚴格的認證體系,中國工程機械佔比相對較小。近年來,隨著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迅猛發展,各廠家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結合“合資、並購”的渠道,積極消化吸收,使得我國工程機械技術水準提升了一個臺階。面對歐盟嚴格的認證體系,我們泰然應對,許多工廠産品已通過歐盟認證,為産品進入歐盟市場排除了障礙。今年以來,全球工程機械需求低迷,傳統主要出口國持續下滑,但我國對歐盟出口同期上漲13.72%,這充分驗證了近年來行業技術進步推動了歐盟市場佔比提升。
零部件出口顯著提升,力促我國工程機械出口穩步持續。2014年上半年我國工程機械零部件出口共計12.73億美元,同比提升10.98%。儘管用於出口主機保養和維修部分的零部件數量與我國近10年來工程機械出口持續大幅增長的匹配度還顯不足,但出口占比的變化反映出我國工程機械出口正在回歸理性的軌道。相信在國際市場上隨著零部件供應能力的提升,加之服務網點的合理佈局,這些都將對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持續出口奠定基礎。
行業標準未接軌國標
近年來,國家加大了標準化的工作力度,根據國際標準制定修訂了較多新標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程機械行業的國際競爭水準。從標準的制定更新上看,部分板塊仍與國際標準存在較大差距,阻礙了我國工程機械産品拓展海外市場的步伐。表現在國家標準的更新滯後於國際標準進度;我國的國家標準(沒有英文版本)與國際相關標準不接軌,企業在海外市場銷售過程中遇到認證週期長、耽誤交貨、增加成本等問題;産品標準和環保標準落後於歐美國家,造成我國的工程機械産品不被歐美市場接受,同時對整個行業發展的促進力略顯不足;另外,還有一些其他國家的市場區域,因正在逐漸接受歐美標準,不接受我國國標,從而導致海外市場受阻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由於國內和國際行業標準不同,給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帶來了一定的阻力。比如土方機械關於排放、噪聲的標準,目前我國執行國二標準(相當於歐Ⅱ),歐盟地區執行的是歐ⅢB標準。標準不接軌,給我國工程機械企業進軍國際市場設立了實實在在的技術壁壘。企業為滿足國際標準要求,需要投入更高的成本,這無疑降低了産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國家標準化管理部門應有序將國際標準轉化為國標,併發布中國的國標和體系的英文版本;同時國家標準化管理部門應做好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協會標準系統推廣到國際的工作,積極推動標準的國際交流和認可,參與一些國家的標準交流,甚至參與到某些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中去,建立多邊或雙邊的認證認可機制,推廣中國標準外文版,讓世界了解中國標準體系、實施情況和規範做法。
這些措施將有利於中國工程機械産品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提升中國産品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打造中國品牌的優勢,抵消中國産品在海外“價廉質差”的形象。
貿易摩擦逐步顯現,行業自律勢在必行。我國工程機械出口經過多年的迅速發展,目前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隨著7月2日“歐亞經濟委員會”對我國出口到俄、白、哈區域的推土機正式立案進行反傾銷調查開始,我國工程機械相關廠家在應對的同時就應該深思我們在開拓國際市場的過程中是否有不妥之處,同行業廠家是否存在“相互壓價、暗中讓利”的低級競爭手段,最終結果是出口量增加,出口價格下滑,隨後引起出口地國對我們相關産品實施反傾銷調查。通過這些案例,出口企業一定要深刻反省,充分認識“降價、讓利”不是提升出口業績的利器。只有在行業自律的框架下,深度研究市場,根據不同區域市場的需求和文化特點,結合各自企業的優勢,持續開發適應當地市場的個性化産品,積極做好産品的“售前、售中、售後”全過程服務工作,才是海外市場持續開發提升的法寶。
國際影響力亟待提升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已成為全球第三大出口國,徐工、中聯、三一、柳工、山推已進入全球前二十五名製造企業,目前已在國內外享有一些品牌知名度。長期以來,受國內外需求膨脹的影響,各相關企業都將“做全産業鏈、完善全線産品”作為各自的戰略目標,造成我國工程機械企業之間的重合度非常高,行業內多層次、互補性的戰略聯盟沒有形成,部分領域、一定市場以及研發、生産、銷售等價值鏈的合作也沒有,惡性競爭的局面持續維持,目前已將國內競爭的現狀延伸到國外,表現在工程機械部分産品出口價格持續下滑。
為了給我國工程機械的出口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建議由國家引導扶持,通過對外商協會等途徑,儘快推進國家層面的品牌推介工作,針對不同品牌,突破全産業鏈的現狀,評出不同品牌中能夠代表中國製造水準的産品向國際市場推介,通過國家層面進行“同一産品的優勢品牌推介”和“同一品牌項下不同優勢産品”雙重推介,培養一批將産品做強、做精、做專的優勢企業,逐步形成行業內優勢産品互補性局面,讓國際市場客戶了解我們的産品,讓我們的優勢産品更好走向國際市場,提升工程機械産品的國際影響力。
我國工程機械出口方式通過製造企業海外並購、直接建廠、海外代理、建立直銷公司等模式已發展得比較健全。相比卡特彼勒、小松等海外市場佈局,我國工程機械産品海外售後服務體系有待提升。近年來我國一些大型出口企業在海外建立了展銷中心,員工實行當地化管理,部分區域工程機械已形成售前、售中、售後服務的全程服務模式,建議在國家引導下,適時組建海外服務聯盟,由政府引導、全球區域統一佈局,逐步建立完善中國工程機械服務體系,提升“中國製造”的服務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