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中國成立65週年·“新亮點新成就”系列③青海借機"新絲路":生態為本 交通先行

  • 發佈時間:2014-09-29 08:0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王佳 安春蘭 趙梓潼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關新聞:

  新中國成立65週年·“新亮點新成就”系列①4歲前海:金融改革成果初收

  新中國成立65週年·“新亮點新成就”系列② 深港合作新突破 港企集聚地見規模

  繁榮幾個世紀的絲綢之路,如今因為中國與中亞各國的合作加深又一次熱鬧起來。建國以來,新時代的經濟和人文合作,匯聚新碩果,煥發勃勃新生機,“古絲綢之路”變身新絲綢之路經濟帶,蘊藏巨大潛力。

  探索生態經濟新路徑

  新絲綢之路是一條綠色發展之路,青海,以自己獨有的生態優勢正在做出貢獻。

  

  三江源風光

  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以來,人口增加、過度放牧以及氣候變暖等因素,三江源千里草場退化、沙化嚴重,大批河流、湖泊乾涸萎縮,當地的藏族牧民面臨前所未有的生態壓力,有的被迫移居他鄉。

  青海貫徹十八大精神,作出了“生態立省”的戰略選擇。走出一條資源富集、生態脆弱地區實現科學發展的新路子。

  近幾年,青海加大青南生態、祁連山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湟水流域百萬畝造林、沙化土地封禁等工程,推進青海湖流域及周邊生態環境、柴達木盆地和東部黃土高原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嚴格控制青南、環湖等重點生態功能區開發強度。隨著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的實施,黃河源頭的降水量逐年增大,有效緩解了生態環境的惡化,曾經乾涸的湖泊重新蓄水甚至恢復原有面貌。

  目前,投資75億元、歷時8年的三江源生態保護建設一期工程已全面完成,治理區生態環境明顯好轉。

  據了解,從2003年起,三江源區所在的青海省開始有計劃地實施退牧還草等生態建設工程,並通過免費提供住房、提供生活補助等形式將生態嚴重退化區的牧民遷往條件較好的城鎮地區居住。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幫助下,三江源移民新村藏族牧民的生産生活條件發生了巨大變化。

  “在這裡,孩子上學、看病就醫以及交通運輸條件都比過去方便多了。”玉樹州雜多縣格桑花小鎮鎮長拉毛説,移民新村每戶牧民都獲得了政府免費提供的60多平方米的住房,還享受政府每年6000元的生活補貼。生態移民讓這些世代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的藏族牧民們開始了一種全新的生活。

  生態環境的改善也給青海帶來的經濟發展的紅利。青海省積累多年經驗,開闢出獨特的生態産業發展之路。

  青海省通過實施生態移民、生態補償、生態購買等系列生態工程,實現生態資本産權化和生態建設産業化發展;並加強後續産業開發、職業技能培訓、小城鎮與基礎設施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止於此,青海還以生態産業為互動紐帶,通過社會化投資、融資和系列政策支援,加強與西寧、拉薩、格爾木絲綢之路經濟帶合作互動,加大資訊技術傳遞力度,促進技術創新,實現産業置換和産業生態化改造,發展區域特色生態産業,由區域互動與投入互動到制度互動再到産業互動,實現生態與經濟的良性互動發展。

  此外,青海在西部率先開展生態補償碳交易,探索生態補償的新路徑,同時建立有利於促進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的經濟核算體系。

  擁有令人艷羨的良好生態環境,青海省還將依託三江源沿線豐富的旅遊文化資源,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高原旅遊名省。青海湖、三江源、可可西裏等獨特的旅遊資源與唐蕃古道、茶馬古道有機融合,利用高原自然生態、民俗風情、文化遺址、遺跡及古建築等歷史文化資源,深入挖掘絲綢之路旅遊的內涵。

  交通事業跨越式發展

  青海是古絲綢之路南線的重要通道,也是地中海沿岸的諸多貿易通道,為經濟社會文化網路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在構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宏觀背景下,青海的交通事業借此機遇贏得了發展。

  

  省道308線沿途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以來,青海省交通事業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形成了初具規模的現代公路網路和貨暢其流、人便於行的現代交通格局。

  在國家的大力支援下,青海通過國、省道升級改造,通縣油路、縣級公路和農村公路建設,公路里程不斷攀升,實現了快速發展。截至2011年底,青海全省公路通車總里程達64280公里,較之6年前增加了16554公里,其中全省高速化公路通車里程達到了1445公里。2012年青海省內在建和計劃開工建設的高等級公路達1300公里。未來幾年,青海省將重點推進農牧區公路“高速化”建設,在多年凍土區建設多條高等級公路。按照青海省相關規劃,到2020年,青海省所有地、州、市所在地均要通高等級公路,所有的縣城所在地通2級公路,11條出省高速公路要全部打通,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達到6000公里。據青海省公路科研勘測設計院工作人員介紹,目前“花久公路”、“省道308線”、“尕瑪羊曲特大橋”等項目正在施工。

  青海省公路發展迅速,水路發展則更重科學規劃。青海地處青藏高原,三江之源。省內通航水域主要集中在青海湖、李家峽、龍羊峽、公伯峽、黃河上游、貴德境內以及克魯克湖等地區。至2008年底,青海省黃河上游尕瑪羊曲至大河家橋段航道總里程351.54公里,青海湖有6條航線,里程約190.07公里。航道等級主要以六級為主。目前,已通航里程近317.74公里,各類的船舶124艘,其中客船53艘,近785個客位。2008年完成水上客運量21萬人次,週轉量226萬人公里。目前經過設計建設的碼頭有青海湖151碼頭、二郎劍碼頭、李家峽碼頭、貴德碼頭、龍羊峽碼頭等。

  青海的航空事業發展同樣令人矚目。據西部機場集團青海機場有限公司鄒展業總經理介紹,到2015年,青海機場公司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和飛機起降架次分別達450萬人次、2.4萬噸、3.9萬架次。其中,西寧機場駐場運力超過6架,通航城市超過四十個,與各省會城市(除蘭州外)、計劃單列市全部通航,國內機場旅客吞吐量排名提升5位。

  未來,青海民航有望形成以省會西寧為中心,連接省內5個支線機場,輻射全國大部分省會城市和主要旅遊城市的航線網路新格局,並力爭開通西寧至澳門等地區航線和多條國際航線。2020年前,青海機場旅客吞吐量有望達到400萬人次。

  此外,青海鐵路發展規劃同樣明確。據青藏鐵路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説:近年來,根據國家和西北鐵路網發展建設部署,結合青海省經濟大致對鐵路建設的需要,提出建設新線為主,即加快對外通道的建設,加大既有線的改造力度,強化京蘭藏通道,提高主要幹線技術裝備水準,並按項目輕重緩急分批、分期實施的總體建設部署。于2010年建成西寧至成都鐵路,形成青海與西南的便捷通道,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913公里。到2020年將建成柳格鐵路,形成蘭新鐵路與青藏鐵路聯絡線,鐵路營業里程達到2611公里,屆時以蘭、青藏鐵路為主體,輔以相應干支線,溝通大部分地州市的路網格局基本完成。2020年以後進一步完善路網結構,建設格爾木至成都、西寧至張掖鐵路,形成輻射全省大部分地州的路網格局。同時,為適應青海經濟發展需要,適度超前發展,提高線路技術標準,增強技術裝備水準,主要幹線客貨運輸實現快速化。

  青海交通事業的快速發展,使其成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橋梁和樞紐。歷史上的河湟古道,已發展成為“新絲綢之路”亞歐大陸的重要連接線和西部省際大通道;歷史上的羌中道已發展成為青新及內地與南疆交通聯繫的捷徑青新公路;昔日的唐蕃古道,已發展成為國家重要的國道主幹線和青藏聯繫的紐帶;古老的党項古道,已發展成為省會西寧連接青南四州和青海南達藏、川、雲等省區的省際大通道。在建國65年之時,借新絲綢之路的發展,古代青海東連中原,西通西域的陸路交通,再現了現代文明的輝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