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碚:打造重慶休閒後花園

  • 發佈時間:2014-09-29 03:31:26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鄧俐 見習記者 白雪妍 高飛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1000多年前,晚唐詩人李商隱在北碚的縉雲山作下《夜雨寄北》詩篇,記下了這座位於重慶主城西北,依縉雲山,傍嘉陵水的地域。

  時至今天,山環水繞,森林覆蓋率48.7%、每人平均公共綠地面積26.16平方米、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在340天以上、每人平均預期壽命80.6歲……生態環境資源依然是北碚的突出優勢。

  “一直以來,北碚都被稱為主城的後花園。在重慶市五大功能區域戰略中,北碚定位都市功能拓展區。隨著水土嘉陵江大橋、歇馬隧道等14條新對外通道的打造,北碚與主城核心區的車行時間將縮短至15分鐘,正式迎來帶著花園‘登堂入室’新時代。”北碚區委書記龍華介紹。

  調整農業産業結構,發展特色效益農業

  2010年,家住北碚靜觀鎮中華村的劉新華響應北碚區政府的號召,開始了小米的種植加工。兩年後,就掙錢蓋起了三層樓房,並備齊了各种家用電器。劉新華感慨地説:“區委、區政府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村民的生活確實一年比一年好。”

  近年來,隨著北碚區農業産業結構的調整,像劉新華一樣走上現代特色農業致富之路的農戶不在少數。除了政策引領之外,2013年起北碚區還專門設立了1500萬元的特色效益農業發展專項資金,在為種植戶提供技術幫扶的同時,也出資為他們建設了大棚,安裝了殺蟲燈、噴(滴)灌設施等,為種植戶增産增收提供了保障。

  “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實施以來,北碚結合城市建設和都市現代農業發展方向,深入開展産業結構調整,大力整治畜禽養殖污染,全面關閉禁養區內規模養殖場,逐步減少養殖業對環境的影響,大力扶持蔬菜、花卉、林果等特色産業發展,優化農業産業結構。”北碚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南向記者介紹。

  據統計,2013年,種植蔬菜面積25萬畝(復種面積),産量40萬噸,産值10億元;果園面積3.95萬畝,水果産量2.5萬噸,産值4035萬元;花木種植面積6.6萬畝,銷售收入8億元;名優水産品産量持續增長;糧食和畜禽養殖、生豬存欄、家禽同比均有所下降。全區特色産業産值佔農業總産值73%以上,農業産業結構逐步優化。拓展農業功能,發展休閒農業

  從北碚靜觀鎮到金刀峽一帶,有著眾多休閒農莊。來到陶花源休閒山莊,頓時有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怡然自得。480畝花木基地中桂花飄香,更不乏紫薇、香樟、銀杏等350余種苗木。其間,一座川東居民風格庭院中盆景環繞擺放,遊客紛至遝來,一年接待遊客上萬人次。

  對準“胃”,滿足“肺”,用好“心”。近年來,北碚區大力發展以觀光、體驗為主的休閒農業,依託花木産業及溫泉、景點優勢,深度開發觀光休閒、科技示範、科普教育、農産品購物等功能,打造了一批獨具特色的現代休閒農業園。僅2013年,全區就開工建設農業公園2個,休閒農業示範園(點)4個,花木(林果)主題精品(休閒)園8個。

  同時,在發展休閒農業方面,北碚區改變傳統的農業行銷模式,引導成立了全市第一家休閒農業協會——北碚區都市休閒農業協會,發佈全市首張休閒農業旅遊地圖——北碚田園樂趣大蒐羅。以北碚田園樂趣大蒐羅為例,地圖共囊括了北碚區23個休閒農業項目,或登錄北碚都市休閒農業網查看,或到休閒農業點免費領取,無論遊客想要採草莓、打糍粑、磨豆花還是認領菜地,都能通過這張地圖找到中意的目的地。

  “歷時10多年發展,北碚區休閒農業檔次已得到提升,從簡單的垂釣、採果發展為既能提供更多的自然休閒方式,又能滿足遊客吃住的休閒農業園。”北碚區農委副主任何江説。2013年,北碚投入財政資金1720萬元,借助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吸納社會資本4000余萬元投入休閒觀光農業建設,從空間、時間、市場、品牌等多個方面,一步一步向前發展,逐步形成多元發展的現代休閒農業格局。

  轉變發展觀念,發展生態農業

  北碚區成為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後,不容忽視的是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提升。“‘山頂綠樹戴帽、山間果樹成行,山下美麗田園’的生態農業景觀是我們的發展目標,在現代都市農業的發展進程中,我們將加大對中梁山的生態修復,除了要減少人的活動,還將在中梁山上大規模種植桑樹,發展觀光、食用等産業。”何江説,“發展生態農業,除了對生態有保護和修復作用外,還可以吸引更多市民來此度假生活,可以成為一個生態休閒區。”

  距離北碚城區50公里、地處縉雲山山脈海拔550米到700米高度的虎頭村,還有另外一個名號——生態農業公園。來到這裡休閒的市民,不僅可以在水果成熟的季節,採摘草莓、枇杷、楊梅等水果,還可以租上一匹馬,在1200畝的園區內“走馬觀花”。

  “公園的養殖場里正在養馬,到時遊客可以騎著馬,悠閒地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欣賞著四週一年四季輪番開放的花,累了還可以下馬採摘新鮮水果,真正放鬆身心、享受生活。”虎頭村生態農業公園負責人張傳軒介紹説。

  如今,山區民俗遊、溫泉遊、高山養生養老等為主要內容的生態農業正在北碚的後花園中悄然生長。生態農業,不僅是走入碧水青山間,還自己一個自然的懷抱,給家人一場有機的飲食,更是保護生態意識的覺醒與親身實踐,是一種發展觀念轉變的有益嘗試。

  在這次實踐中,北碚積極推動校地聯合,引導高校將智力成果切實轉化為業主們確確實實需要的技術指導、發展定位指導等。今年,北碚區農委聯繫到西南大學園林園藝學院尹克林教授深入虎頭山生態農業公園、陽明休閒農場、花漾棲谷、和暢生態農業園等項目實地考察,為業主指點迷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