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步入競爭合作新階段

  • 發佈時間:2014-09-25 18:39:1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武漢9月25日電(記者皮曙初、王賢)中國國務院25日公佈《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部署將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沿海沿江沿邊全面推進的對內對外開放帶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範帶。這是繼絲綢之路經濟帶之後中國新一代領導集體推出的又一個重大經濟發展戰略。

  分析人士認為,如果説過去十年乃至二十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內生動力源于區域競爭激發的強大活力,那麼隨著新絲綢之路經濟帶、長江經濟帶等新國家戰略的實施,競合將成為未來區域經濟發展的主題,也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新驅動力。

  長江經濟帶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等11省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公里,人口和生産總值均超過中國的40%。它橫跨中國東中西三大區域,已發展成為中國綜合實力最強、戰略支撐作用最大的區域之一。

  事實上,在今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依託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局長唐冠軍當時就激動不已,他對記者説,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迎來了一次重大突破,以沿海經濟帶和沿江經濟帶共同形成的“T形架構”將主導中國經濟戰略縱深。這意味著中國經濟正在展開連圈成帶、連點成線的“合縱連橫”新棋局。

  進入新世紀以來,西部大開放、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相繼實施,與沿海共同構成區域發展格局,在資源要素的重新調配和機制體制的不斷創新之下,各大板塊迸發出空前的活力,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在全國發展棋局中的地位明顯上升,東中西部發展差距拉大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東部地區“一馬當先”的增長格局逐漸被打破。

  有經濟學家認為,競爭曾經是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主旋律:爭取資源要素,爭搶産業項目,爭奪增長速度和總量排名,爭當中心城市和城市圈、城市群“老大”。競爭激發出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活力,但也割裂了市場,形成了一個個相對封閉的“經濟圈”,甚至造成圈與圈之間、區域與區域之間的無序和惡性發展。

  正因為如此,中央明確提出“把培育新的區域經濟帶作為推動發展的戰略支撐”,“由東向西、由沿海向內地,沿大江大河和陸路交通幹線,推進梯度發展”。建設長江經濟帶,就是要構建沿海與中西部相互支撐、良性互動的新棋局。

  建設長江經濟帶,通過改革開放和實施一批重大工程,讓長三角、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經濟區三個“板塊”的産業和基礎設施連接起來、要素流動起來、市場統一起來,促進産業有序轉移銜接、優化升級和新型城鎮集聚發展。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秦尊文認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振興茶馬古道、打造長江經濟帶……一系列沿江沿線沿邊的“縱橫戰略”,折射出中國區域發展將步入全新模式:競爭合作新階段。

  實際上,長三角一體化、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株潭一體化、武漢城市圈一體化、成渝一體化等區域一體化戰略相繼出現,對於修正區域競爭性發展中的種種弊病已經做出有益探索,長江經濟帶將這種一體化競合格局向一個更大的範圍、更深的層次推進。“有戰略和沒有戰略是不一樣的,長江中游四省省際之間過去有18條斷頭公路,有了長江中游城市集群的一體化戰略以後,有15條已經開工建設、實現對接。”秦尊文説。

  《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要以改革激發活力、以創新增強動力、以開放提升競爭力,依託長江黃金水道,高起點高水準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推動上中下游地區協調發展、沿海沿江沿邊全面開放,構建橫貫東西、輻射南北、通江達海、經濟高效、生態良好的長江經濟帶。

  北京大學中國區域科學協會會長楊開忠説,中國要實現從中等收入國家向高收入國家的重大轉變。要繼續發揮沿海經濟帶的引領作用,但是也要看到沿海地區的承載力是有限的。他認為,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建設一個長江高收入經濟帶,出路在於流域一體化發展,即建立健全有利於全流域開放的要素自由流動、商品自由貿易的共同市場。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