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4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歐模式”正在轉型

  • 發佈時間:2014-09-25 06:45:3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強烈衝擊下,與英美模式、萊茵模式並稱的社會發展模式“北歐模式”再度受到質疑。以高稅收和高福利為顯著特徵的“北歐模式”國家,近些年出現了稅收和福利同時下降的趨勢。有人認為,北歐國家通過高稅收和高福利政策,以達到貧富差距最小的目標。但是,這種模式在此次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下,已經搖搖欲墜。一些北歐國家已經出現就業難,養老難,居民收入差距擴大,公共初級教育水準下降等社會問題。

  從歷史上看,“北歐模式”成型于上世紀三十年代大蕭條期間。以瑞典為代表的北歐國家,身處以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和英美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間,結合自身歷史和社會特點,選擇了一條中間道路。這種獨特的發展讓北歐國家每人平均GDP和競爭力均居世界前列,獲得了國際社會的讚賞。

  “北歐模式”有其特殊的社會結構基礎。英美模式鼓勵對資本的貪婪予以獎勵,萊茵模式要求對工人階級提供保險。北歐國家是歐洲的邊緣國家,和發生工業革命的英法德這些歐洲核心國家不同,他們直到十九世紀末期還屬於落後的農業國家,因此進入工業社會後保留了一個強大的屬於中産階層的農民階級,農民、工人階級和資本家階層共同構成了一個穩定的三角結構,這個結構要求社會資源的分配必須兼顧三者利益,從而保證社會貧富分化最小化的可能性得以存在。同時,正是代表工人階級的社會民主黨和身居中産階層的農民階級的聯合,推動資方拿出利潤,大家一起建設起了福利社會體系。這種廣泛化和社會化的福利體系促進了社會團結與和諧。

  在“北歐模式”下,公民不用過多地向市場購買福利,而是主要依靠國家提供福利,達到老有所養、少有所依的效果,公民享有由政府提供的社會服務,有力地平息了社會中的戾氣。

  此外,冷戰結束已經讓“北歐模式”經歷了一次蛻變。身處兩大經濟集團之中的北歐國家在冷戰之後經歷了嚴重的金融危機,北歐各國被迫實施私有化、削減公共福利、向市場購買福利等改革措施,從那以後,整個北歐社會已經具備了一些萊茵模式和英美模式的色彩。比如,失業救濟申領期限已經有所縮短,而失業者在重新找到工作之後,要逐步上交失業期間獲得的一些補助。

  目前,“北歐模式”已經從單純的補助和救濟向增加社會投資轉變。由於老齡化日趨嚴重,各種失業補助逐步演變為對再就業的培訓和輔導,這種社會福利從保護人們免受市場的傷害,向提高自身抵抗市場風浪的方向前進,從“授人以魚”向“授人以漁”轉變。因此,在知識經濟時代,“北歐模式”已經轉向了國家向公民增加社會投資的模式。這種新型模式證明,由於社會投資的增加,北歐地區的個人創業案例持續增加。但是北歐社會貧富分化較小的社會特質,令創業的誘惑力不大,個人創業的現象難以普及,這是“北歐模式”難以兼顧的空白地帶,仍需繼續改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