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建材企業:“走出去”的新空間

  • 發佈時間:2014-09-24 10:05:00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國建材企業的成本優勢正在不斷削弱,嚴峻的形勢下,資本帶動“走出去”已經成為眾多中國建材企業的現實選擇。

  建材業首現貿易逆差

  “今年7月份,我國首次出現了建材及非金屬礦進口197.8億美元、出口190.3億美元的貿易逆差格局。嚴峻的形勢推動了中國建材行業的‘走出去’進程。”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會長喬龍德在9月18日舉行的中國建材企業“走出去”座談會上如是表示。

  記者了解到,我國建材企業的製造成本優勢正在減弱。從稅率來説,相關建材産品的出口退稅率由原來的百分之十幾下降到百分之幾甚至是零,稅收優惠不再;在匯率方面,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走強,增加了企業的出口成本;從利率上看,目前製造業多為高負債企業,且中國的銀行利率遠高於歐美發達國家。此外,國內原材料資源愈發緊缺,能源成本、勞動力成本和物流成本不斷上升。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國際需求市場疲弱,競爭加劇,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盛行,針對中國建材産品的反傾銷、反補貼浪潮愈演愈烈,進一步擠壓了中國製造産品的國際生存空間。

  雖然我國建材企業“走出去”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走出去”尤其是資本“走出去”仍需加快步伐。喬龍德指出,“單靠産品、網點式、成套技術裝備‘走出去’已經無法適應中國建材企業國際化的需要,企業必須以投資或並購作為未來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主要切入點,使‘走出去’真正邁開雙腿,真正站穩國際市場。”

  “走出去”挑戰重重

  目前,我國建材企業的海外投資尚處於起步階段,面臨著諸多問題和挑戰。據喬龍德介紹,建材企業的海外投資困局一方面受制于國內因素,如有關法律法規相對滯後於投資實踐,引導和扶持的政策法規相對滯後於企業“走出去”的需求;“走出去”門檻高,審批手續多,境外投資仲介服務體系、境外投資應急援助機制建設相對滯後,這些因素使得“走出去”的環節多、困難多、制約多。另一方面,境外投資本身就存在諸多風險,這其中既有非經營性風險又有經營性風險。非經營性風險主要指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政治動蕩風險,經營性風險則包括建設期間的合同協議執行的風險、經營過程中的稅收等商業風險和企業用工管控等缺乏法律保障的風險等。

  記者了解到,建材投資項目很多屬資源類開發項目,存在一定的資源綜合利用風險和建設條件風險。這又包括項目資源儲量、品質和採礦權屬的風險;能源保障、交通運輸、建設原材料供應等支撐條件的風險和建設過程中的用工風險等。

  明確戰略佈局防控風險

  為了加快我國建材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建議國家政府有關部門,強化“走出去”財稅、金融政策支援,擴大中央財政現有專項資金規模,加大力度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和服務網路,為企業境外投資提供更多低成本融資;建議建立完善非經營性風險國家保障體系和境外投資應急援助機制。

  作為市場經營的主體,企業必須承擔商業決策的經營性風險,但對於非經營性風險,政府應當加大支援力度,從社會、政治層面對企業跨境運營的合法權益給與更多保障。“‘走出去’的建材企業一定要認真研究投資目的地的政治、經濟、風俗等具體情況,做好整體風險防控的預案。”喬龍德表示,“走出去”的建材企業應有明確的國際投資戰略,在國際市場鋪設製造基地的同時,逐步將境內總部演變為研發、銷售、財務中心,實現“工廠在海外、回報在境內,資源用境外、回報在境內”的總部經濟模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