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2014東沙湖論壇推動中國管理學創新

  • 發佈時間:2014-09-24 08:31:1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管理的現實責任和歷史使命是什麼?如何破解我國當前的管理問題?未來中國管理的前景展望如何?這些話題正在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在9月20日舉辦的“2014東沙湖論壇——中國百人峰會”上,來自各領域的百名院士、企業家及政府官員就這些話題進行了充分探討,並分享了各方的理念和經驗。在峰會上還同時發佈了《管理藍皮書:中國管理髮展報告(2014)》。

  在9月20日當天召開的2014中國管理百人閉門會議上,記者看到,會場上話筒爭搶不斷、辯論疊起。以“中國管理:經驗·困惑·期冀” 為主題,學者、企業家和一些政界管理者進行著深入熱烈地研討,老中青、政産學跨界對談和策辯,思想火花四濺。中國管理科學學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首部《管理藍皮書》主編、東沙湖論壇執行主席張曉東説“這一屆閉門會對於前一屆是一個創新,産生了很多頗有價值的觀點和成果”。

  在次日召開的“2014東沙湖論壇中國管理百人報告會暨《管理藍皮書》發佈會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科學部主任吳啟迪致開幕辭。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長謝壽光和《管理藍皮書》副主編、敏捷企業管理研究所執行所長張衛聯合發佈了首部《管理藍皮書》,並向大會報告了首部《管理藍皮書》的組織編撰和主要觀點。

  《管理藍皮書:中國管理髮展報告(2014)》顯示:“中國管理學從80年代中期恢復辦學迄今是輝煌和突飛猛進的20多年,難以找到另一個學科有如此迅速的發展,應該説其基本骨架已經搭起,已經走過了學習、借鑒、模倣,從文本到文本寫讀書報告的階段,中國管理學和管理教育已經日漸成熟。管理思想根植于一國社會組織和民族文化之中,因此必須本土化。中國管理學的發展必然有這樣一個過程:從引入、解讀,到中西“體”、“用”之爭,再到西為中用和“接著講中國”。如果要使中國管理學得到發展,在當今世界管理學界産生重大影響,我們必然要從“照著説”向“接著説”轉變,現在就要看中國管理學界如何“接著講中國”了。

  據謝壽光社長介紹,《管理藍皮書》填補了《皮書》系列叢書的一項空白。是非常可喜可賀的事情。張衛副主編表示:“《管理藍皮書:中國管理髮展報告(2014)》是關於中國管理髮展的年度研究報告,立足中國管理實踐和創新,分享海內外管理思想及經驗。”

  在會上,全國人大常委,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蔡昉在題為《中國經濟新常態——供應潛力與需求平衡》的大會報告中,通過大量數據分析,論證了中國經濟幾十個季度增長減緩,低於過去35年平均值,是高速增長後的減速,是供應方因素造成的。硬性拉動經濟增長,反而會形成泡沫,影響經濟穩步發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得益於人口紅利,經濟新的增長應源自深化改革。比如,改革戶籍制度、教育培訓、企業改革和生育政策。

  中國工程院院士郭重慶作了《網際網路將重新定義管理》的主題報告,他強調,最接近映射真實世界手段的大數據、社會化配置的計算服務工具雲計算、無所不在的網際網路,開啟了管理科學研究的新範式,是管理科學發展歷史上最接近現代科學的一次“相遇”,抓住了,管理科學研究會涅槃重生,抓不住,將會繼續沉淪。管理學界應抓住這個時機,實現自己的歷史使命和社會擔當。對管理學界來説,這是歷史上難得的機遇。

  在舉行主題為《網際網路·全球化·管理現代化》和《轉型·變革·文化創新》兩場平行對話之後,圍繞“中國管理:新時代、新使命”主題,中國工程院院士殷瑞鈺、江蘇省人才創新創業促進會會長趙永賢、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同程網創始人吳志祥、斯坦福大學終身教授謝德蓀、Infor大中華區商業諮詢總監鹿崇分別作了《哲學視野中的工程》、《人才是制勝之本》、《本土領導力》、《移動網際網路的生死挑戰》、《源創新——管理新模式》和《未來製造業創新技術應用》等演講。

  中國管理科學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原黨組副書記郭傳傑在閉幕致辭中説:“本次論壇以‘轉型變革中的中國管理’為主題,在‘中國的改革已經進入了深水區,有更大的挑戰和機遇等待著我們’的背景下召開,具有很大的意義和價值。這兩天很多同志向我表示參加論壇大有收穫,他們感到非常興奮,每場都是意猶未盡。大家都希望把東沙湖論壇持續辦下去。我自己更是感慨萬端,在這裡我尤其想感謝承辦的南京敏捷企業管理研究所,一個民辦智庫在強烈的使命驅使下,用自己的資金投入辦這個國家和大家受益的論壇真的非常偉大,我被年青人的責任感深深地打動、感染了!”(李國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