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滿城菜花香 一曲田園樂

  • 發佈時間:2014-09-23 04:31:3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鄧俐 通訊員 鄧雪梅

  秋高氣爽,蔬果飄香。近日,記者走進重慶潼南現代農業示範區,看到萬畝鋼架大棚整齊排列,各類蔬菜瓜果鬱鬱蔥蔥,陣陣清新的菜香撲鼻而來,彩色的番茄、紫色的孢子甘藍各種特色蔬菜五彩斑斕,美麗的田園吸引眾多遊客前來採摘。

  從重慶首個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到重慶全市保供核心基地,從“西部綠色菜都”到“全國現代農業示範區”,潼南縣始終瞄準農業這個“靶心”,依託一會(菜博會)一節(菜花節),加速農業與旅遊深度融合,達到了現代農業與旅遊産業的“雙贏”。

  變特色為精品釋放現代農業新能量

  潼南地貌以淺丘陵為主,涪江、瓊江沿岸沖積壩地面積近30萬畝,土質肥沃,四季宜耕。依託富饒的資源優勢、厚重的農耕文化積澱,潼南強力發展特色效益農業、休閒觀光農業,不僅提升了現代農業的綜合實力,釋放出現代農業的新能量。

  每逢週末,重慶樸真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採摘園特別熱鬧,前來採摘果菜的市民朋友絡繹不絕。

  “這裡的蔬菜雖然貴點兒,但新鮮環保,我來好幾回了,每次還能過一把‘菜農癮’。”來自遂寧市的王女士拿著翠綠欲滴的黃瓜高興地説。

  在潼南現代農業示範區太安核心區,樸真、冠群、帝安等蔬菜種植龍頭企業,有機蔬菜種植面積超過5000畝,特色蔬菜達100多個品種。

  “變特色為精品,向優質要優價。”潼南堅持現代效益農業發展之路。目前,全縣已建成高標準萬畝級基地12個,形成“一心二江三線四片”標準化蔬菜基地30萬畝,年種植100萬畝,産量200萬噸,鮮銷蔬菜種植面積和産量居西部地區第一、全國縣域第二位;通過無公害蔬菜産地縣整體認證,有無公害産品153個、綠色産品37個;“潼南蘿蔔”、“羅盤山生薑”獲地理標識認證……一項又一項的特色效益農業促進了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

  如今,蔬菜無疑是潼南規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項農業産業,而如何讓這一産業的效益最大化?潼南正在探索新模式。

  “把蔬菜從食物發展成觀賞品,這會讓蔬菜的存在價值進一步提升,實現蔬菜效益最大化。”潼南縣委書記辛國榮説。潼南不僅要打造西部的蔬菜輸出大縣,還將從觀賞蔬菜中實現産業的突破。

  在弘藝公司的蔬菜觀光大棚裏,190多種國內外的奇菜異果,讓前來參觀的遊客讚不絕口;在農龍公司的蔬菜科普休閒觀光園裏,近400畝的園內種植蔬菜作物上千種,瓜果觀光長廊近3公里……每一處觀光景點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融合,可以説,蔬菜基地沿線處處有景觀。

  “我們不但要賣蔬菜,還要發展觀賞蔬菜。”辛國榮説,潼南將建設200平方公里集瓜果長廊、種植模式展示、中小學生農業教育示範、農業科普、田園觀光養生為一體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同時合理佈局農業精品園、民俗風情園、農事體驗園,並在各蔬菜基地建設觀光道、釣魚臺、水上游樂設施等,預計總投資超過15億元。

  農旅深度融合拓展城市旅遊新空間

  如何做好農業與旅遊的融合?潼南縣縣長蹇澤西告訴記者:“潼南的思路是把農業産業基地打造成為鄉村旅遊景區,把新農村建設成為鄉村旅遊景點,把特色農産品開發成旅遊商品,不斷拓展城市旅遊新空間。”

  每年10月,是蔬菜基地豐收的時節,美麗的秋色吸引著遊客紛至遝來。太安鎮魚濺村村民萬濤看在眼裏,樂在心裏,她估計這個秋天的農家旅遊,又能帶來1萬多元收入。

  “去年,我在政府的扶持下,把自家的房屋,改造成‘農家樂’。”萬濤説,她創辦的邱氏“農家樂”自開業以來,特別是菜博會期間,每天客人不斷。

  在崇龕鎮薛家村,依託菜花景區,村民李江濤與幾名鄉親成立了“潼南人家”農家樂有限公司,每年的收入近30萬元。李江濤介紹,菜花節已連續舉辦7屆,由於收益可觀,全鎮目前農家樂已有30多家。

  當地旅遊部門負責人介紹,該縣以“綠色、休閒、體驗”為主題,以農業觀光、休閒度假、農家體驗為主,採取統一標準、統一佈置、統一培訓、統一收費、統一管理的連鎖模式進行經營,打造鄉村旅遊集中示範片、示範區。目前潼南已辦起70余家農家樂,年接待鄉村旅遊人數超過200萬人次,綜合收入超過2億元。

  “發展鄉村度假旅遊,還不能僅僅停留在農家樂層面。”蹇澤西認為,潼南要結合有菜、有果、有魚的資源優勢,把農家樂與農事體驗、文化體驗、生活體驗有機結合起來,融合涪、瓊兩江水資源和“一佛兩鎮”和“三線”觀光旅遊為重點,延長農業生産鏈條,促進一三産業聯動,使其成為致富農民和助推農村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增收方式多元鼓起農民“錢袋子”

  目前,重慶市四分之一的鮮銷蔬菜來自潼南,潼南蔬菜不僅豐富了市民的“菜籃子”,還鼓起了菜農的“錢袋子”。

  在桂林街道雙壩村,52歲的蔬菜經紀人林進輝是蔬菜業內響噹噹的人物,他不但自己種蔬菜,一年有20余萬元的收入,還為菜農和外地收購商當“月老”。

  “我當經紀人有30多個年頭了。”提起自己現在的職業,林進輝露出一臉憨厚的笑容。他告訴記者,經紀人既為潼南蔬菜打開了市場,又為外地客商找到了貨源。

  隨著蔬菜産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土地流轉也使許多原本種地的農民變成了産業工人。

  土地流轉前,李學義和妻子一起耕種了3.8畝糧油作物,起早貪黑地幹,年收入也僅有4740元。流轉後,李學義家的收入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土地租金收入2280元、他和妻子在菜地打工月均分別掙2000元、1500元,兩人全年打工收入4.2萬元,家庭年總的純收入達到44280元。

  效益農業不斷發展火了鄉村旅遊,這也讓老百姓嘗到了甜頭。“旅遊發展越好,我們的飯店生意也越來越好。”太安迎座魚莊老闆米曉東介紹,前幾年他店裏的生意一直“不溫不火”,但隨著近年來太安蔬菜基地帶動的周邊鄉村旅遊人氣越來越旺,帶動了當地餐飲生意,“和前兩年比,我們的餐飲生意足足好了一倍。”

  據了解,潼南鄉村旅遊的發展,加大了農村服務業比重,更多的農民從第一産業走向第三産業,使得潼南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進程加速。乙太安蔬菜核心區為例,先後共接待遊客30余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000萬元。灌壩和魚濺兩個核心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1.1萬元,超過全鎮平均值近1000元。

  將農業發展與鄉村旅遊相結合,把菜都建設與美麗田園相融合,潼南為農民增收致富開闢了一條新路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