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業績雖下行 白酒仍然“很暴利”

  • 發佈時間:2014-09-23 02:31:11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月前相繼發佈的2014年半年度報告中,15家上市白酒公司凈利潤增長率一項“全軍覆沒”,悉數下滑。同時,白酒産品銷售毛利率雖也多有下滑,卻仍居高位,貴州茅臺毛利率更是高達93.1%。五糧液青青稞酒毛利率均超過70%,老白幹、山西汾酒水井坊今世緣金種子酒洋河股份皇臺酒業毛利率超過60%。而其他行業,鮮能望其項背。

  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度,15家白酒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達73.96%,高於除金融類板塊外所有26個一級分類板塊各自的平均毛利率。而房地産、醫藥生物、建築材料、家用電器、紡織服裝和鋼鐵等行業的毛利率則分別僅有34.1%、29.59%、25.65%、23.87%、24.73%和7.05%,不足白酒毛利率的一半。

  盈利能力仍高於非金融類行業

  在一些酒企經銷商因利潤下滑,紛紛考慮離開白酒行業時,也有一些其他行業從業者轉行白酒業。今年7月份,有廣州媒體報道,當地一些中小型鋼貿企業嘗試轉行賣白酒。該報道稱,一家廣州黃埔駐點的廣州鋼貿商劉姓老闆自2013年下半年開始,便拓展了“白酒”業務。

  分析人士認為,白酒雖然不如前些年賺錢,但相比一些更不賺錢的行業來説,依然是更好的選擇。

  繼2011年的凈資産收益率36.04%、2012年的40.85%和2013年的28.95%之後,白酒行業凈資産收益率終於降到了20%以下,2014年中期達到12.6%。然而不同行業間數據的橫向比對則顯示,儘管凈資産收益率下降,白酒行業仍“很賺錢”。

  從2014年上半年的數據看,在銷售毛利率、凈資産收益率、總資産凈利潤率三項行業整體平均數指標中,白酒分別以73.96%、12.6%和9.45%,領先除銀行和非銀行金融行業外的全部26個申萬一級行業,利潤率排名第一,成為除金融行業外“最賺錢的行業”。

  財富中文網發佈2014年中國企業500強“利潤率最高的公司”排名中,貴州茅臺以48.72%的凈利潤率名列第二名。洋河股份、瀘州老窖、五糧液則分別以33.29%、32.96%和32.25%位列前三十席名單。

  貴州茅臺、瀘州老窖ROE遠超雲南白藥

  7月中旬,財富中文網發佈2014年中國企業500強排行榜。在被國家壟斷行業如石油、銀行等企業佔據前排的“2014年中國500強最賺錢的40家公司”排行榜中,白酒企業貴州茅臺以151.37億元位列第二十六名。

  而在2014年中國企業500強“總資産收益率最高的10家公司”中,白酒企業便佔據了四席。

  2013年“凈資産收益率最高的公司”榜單中,貴州茅臺、瀘州老窖、洋河股份、五糧液分別以39.43%、33.92%、31.18%和23.71%的凈資産收益率位居第四、第六、第十二和第三十七名。其中貴州茅臺、瀘州老窖和洋河股份均遠超雙匯、海爾、雲南白藥、老鳳祥等公司。

  三家知名酒企上半年每日凈賺超千萬

  今年中期15家白酒上市公司“全軍覆沒”,利潤整體下滑。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儘管業績萎縮,利潤下行,但白酒企業,特別是名牌酒企的盈利能力,仍為眾多行業所不可企及。

  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度四川92家A股上市公司中,白酒企業五糧液、瀘州老窖再次以第一名和第二名,成為四川最賺錢的上市公司。

  盤點白酒類上市公司業績,按照最新披露的2014年半年報業績數據計算,2014年上半年度,15家白酒上市公司凈利潤總和為169.2497億元,平均每家企業每天凈賺618萬元。其中三家酒企平均每日凈賺超千萬:茅臺上半年度獲得凈利潤72.3億元,平均每日凈賺3962萬元;五糧液上半年度凈利潤40.02億元,平均每日凈賺2193萬元;洋河股份上半年度凈利潤28.54億元,平均每日凈賺1564萬元。 新京報記者 王叔坤

  ■ 延展

  30%凈利潤率還能持續多久

  方德諮詢總經理王健認為,目前白酒的整體利潤率仍偏高,“成本20塊錢的酒,可以賣200塊錢,甚至更高。”

  近日《中國經濟週刊》所公佈的2013年度A股凈利潤排名前100家公司中,白酒類公司貴州茅臺、五糧液和瀘州老窖上榜,分別位列“2013年度A股最賺錢公司100強”第19名、第31名和第59名。

  對於如此“暴利”的原因,分析人士認為,白酒行業特殊屬性,決定了白酒行業和其他傳統行業盈利能力不同。

  與作坊式生産不同,現代白酒企業需要現代化的工廠和設備,需要科技和管理的高投入,這就大大提高了白酒業的門檻。更重要的是對水質、原料、氣候和微生物環境的獨特要求,也使得白酒企業生産區域相對集中,這也提高了酒企的進入門檻。

  中國白酒同時擁有消費、禮品與投資的多重屬性。白酒一直以來同時擔負著“奢侈品”和“禮品”功能,“人們買的是概念,送的是身份”,這便給了白酒極大的溢價空間。

  此外“高端白酒”的繁榮背後,離不開地方政府的支援與保護。作為地區稅收大戶,一些地方酒企成為拉動當地GDP,帶動關聯産業就業,提升地區知名度的重要力量。

  一傢俬募基金的研究人員認為,煙酒類企業由於具有資源壟斷性,客觀上要承擔較高的稅負。除茅臺、五糧液等一線酒企外,一些二線白酒企業稅負水準同樣高企。作為地區納稅大戶的白酒企業,高昂的稅負成為不得不面對的煩惱。貴州茅臺2014年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稅及附加”一項高達12.65億元。這種高稅負的一部分最後會轉移到消費者身上,反映在價格上。

  一個有意思的數據是,目前A股僅有的十幾家白酒上市公司當中,有11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是地方政府或者地方國資委。正因為此,他們也受到了當地政府的特殊保護,一些酒企在區域內形成了市場壟斷,他們只需在包裝上下功夫,搞“虛擬高端化”就可以賣高價。

  但虛擬高端化造成的暴利或許正在式微。在五糧液集團董事長唐橋看來,名酒企利潤率普超30%不正常。“過去,政務等消費推動了五糧液等名酒價格的攀升。今後通過政務等消費去推動價格已不可能。白酒企業應該回歸理性,回歸消費者,回歸市場,回歸正常利潤。”唐橋認為,一個行業的利潤率達到20%-25%已算較高,而近年白酒行業,特別是知名酒廠的利潤還要高於這一水準。

  資深白酒行銷專家、銀基集團副總裁賈霆認為,隨著政務消費受到限制,白酒行業將從政務驅動轉為商務和大眾消費驅動,整個市場將趨於理性,“性價比”會成為更重要的風向標。而白酒行業的“暴利”也將慢慢轉變為合理的價格,合理的利潤率。 (王叔坤)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