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個法學博士的有機農業夢

  • 發佈時間:2014-09-20 07:52:38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梅隆 文/圖

  從“自己種菜自己吃”起步,逐漸發展成為一傢具有一定規模的生産有機農産品的公司——北京唯珍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目前,以口口相傳的方式,發展高端消費會員400多人;從一開始的心血來潮“圖好玩”,到後來的欲罷不能,這是公司創始人張作順所始料未及的。

  法學博士畢業的他,舉手投足間透露出一股儒雅氣質。之前,他壓根就不懂農業,僅憑著一份執著與堅守,追逐著自己心中的有機農業夢想,期望讓更多的城市消費人群享用到安全放心的有機農産品。

  延慶縣劉斌堡鄉劉斌堡村距離北京城區100多公里,這裡三面環山,環境清幽,森林覆蓋率在85%以上。3年前,張作順經多方考察,看中這塊上風上水發展有機農業的寶地,與當地洽談承包了劉斌堡盆地北坡1200多畝的山地,建大棚種蔬菜,種植玉米與大豆;建立生態養豬場,自己養殖生態豬;把幾百畝的森林用圍欄圈起來,開展山地養雞,初步形成了有機迴圈農業産業鏈。

  張作順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初,他就開始關注食品安全問題。他發現市場上銷售的黃瓜、番茄等蔬菜以及雞蛋、豬肉等農産品慢慢地失去了原本的滋味,而對市場上一些宣傳的所謂高端的、有機農産品也難以認同。於是,他決定與幾個朋友聯手,從行業內公認最難操作的蔬菜等生鮮類食材著手,以嚴格選擇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前提,以安全為首要目標,以不使用化肥與農藥的“零添加”為標準租地種菜,自己種自己吃,保障朋友圈子“舌尖上的安全”,同時注重蔬菜特色、風味和營養搭配,不過分追求産量。

  記者走進唯珍公司的一個種植花椰菜的大棚裏,只見間隔不遠就挂著一個個黃色誘蟲板,兩名女員工正忙著在花椰菜的葉片上捉著菜青蟲。在另一個種植黃瓜的大棚裏,一名員工正在摘著黃瓜,另一正用麵糰在葉片上滾動著“沾”蚜蟲……

  從事蔬菜生産多年的劉師傅對記者説,他負責蔬菜基地的管理工作。剛開始到基地工作時感覺無所適從,按照公司要求,病蟲害防治不能使用農藥,這在他看來簡直是天方夜譚,“蔬菜生産特別是設施生産不使用農藥防病防蟲,産量根本無法保證,嚴重時還會絕産絕收。公司領導説不用農藥是底線,讓我們想其他辦法,成本可以高些,産量可以低些,但品質必須要保證。”劉師傅説。

  這幾年,在北京市農科院有關專家的指導下,該公司採取生物防治與物理防治相結合的辦法,從“嚴防”做起,自己育苗專人管理,嚴控外來病菌蟲卵帶入基地,人員分片管理,生産中不串棚,以免造成病蟲傳播;在“治”的手段上,使用黃色誘蟲板、殺蟲燈、捕食螨等多種防治手段,“最笨”的辦法就是成本很高的人工捉蟲,嚴格按照有機農産品的生産規程進行管理。

  當問及生産中不施用化肥如何保證蔬菜生長時,基地員工小張説:“蔬菜生産中不僅不施用化肥,而且也不施用商品有機肥和規模養殖場的畜禽糞便,因為擔心重金屬、抗生素的污染。我們施用肥料主要是從內蒙古草原上收購的羊糞,那裏的羊是放養的、不喂飼料;也有部分肥料是公司自己養殖的生態豬、散養雞、放養羊積攢的有機肥,還有部分高端産品直接用胡麻餅和自産的有機大豆下腳料做肥料。”

  在談到公司運營方式和效益狀況時,張作順説:“唯珍公司的産品特別是蔬菜産品的安全執行標準是國際上最高級別的有機標準,産品定位在高端市場、高端客戶,採用會員配送制,保證蔬菜全部自産,從産地到餐桌全程負責。由於我們生産的不是大眾化産品,所以只通過會員口口相傳的方式逐步發展。”“但以這種方式發展會員的速度太慢,這也正是唯珍公司當前面臨的瓶頸問題。”張作順説,信譽體系建立是當今社會面臨的大問題,唯珍公司會堅守致力於高端農産品生産這一承諾,以良好信譽創建品牌,贏得更多消費者的認同。圖為唯珍公司的員工正手工捉花椰菜上的菜青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