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安全研究不能止步于預防措施

  • 發佈時間:2014-09-19 02:31:0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日視點

  本報駐德國記者 李 山

  除了戰爭,未來我們還面臨哪些威脅,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些威脅,科學研究在這方面能起什麼樣的作用?帶著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參加了9月16日在德國柏林召開的第九屆安全研究大會,並專訪了大會主席、弗勞恩霍夫暫態動態研究所(EMI)所長克勞斯·托馬教授。

  居安思危應對未來威脅

  關於安全研究大會,托馬教授介紹説:“弗勞恩霍夫協會是歐洲最大的從事應用研究的科研機構,擁有23000多名研究人員,年度研究經費約20億歐元。2002年,7家弗勞恩霍夫協會下屬的與防務和安全有關的研究所成立了一個研究聯盟,即國防和安全技術聯盟(VVS)。2006年這個聯盟召開了首次安全研究大會。2007年至今,在德國聯邦教研部和國防部的資助下,我們每年舉辦一次安全研究大會,到今年已經是第九屆。今年的250多名與會者來自包括美國在內的19個國家。不過還沒有來自中國的,希望以後有。”

  托馬認為安全研究大會更多的是為各國提供一個民用安全研究的交流機會。他説:“除了德國自己的研究,在歐盟新的研究框架計劃‘地平線2020’中也有一個歐洲安全研究項目。我們這個會議為類似的科學研究成果提供了一個交流機會,有利於進一步促進歐洲的安全研究。因此,你可以在這個會議中聽到很多來自於歐盟安全研究項目的成果報告。”

  托馬説:“安全研究是有益於社會的基礎性研究。安全研究處理的是漏洞和威脅,例如人為的恐怖襲擊、自然災害、對社會的犯罪或事故,特別是在都市環境下,還有城市的關鍵基礎設施,比如運輸、能源、食品供應、資訊技術等等。因此,安全研究致力於分析、減少甚至防止這些風險的方法或技術,並提高危機管理能力,增強基礎設施和社會的恢復力。”

  談到開展安全研究,托馬説:“人們首先必須深刻地了解所面臨的威脅,才能談到如何去應對,如何制定預防的策略。以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為例,它與交通、銀行、通訊,乃至每個人生活所必需的供水、供電、供氣等有關。這些設施必須得到很好的保護,否則人們的生活將受到嚴重影響。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安全研究可以告訴人們,如何做才能更好的保護這些關鍵基礎設施。比如為了航空安全,科學家必須竭盡所能來提高安檢的能力,其中包括研發新的感測器,用來識別衣服下藏有的武器。”

  安全研究不能止步于預防措施

  今年的安全研究大會上,恢復力成為了安全研究的熱點。托馬説:“並不是你採取了所有可能的安全措施就能防止災難的發生,因此,安全不僅意味著要降低威脅,而是先要做好準備。今年的大會我們對這個主題‘恢復力’進行了新的透視。恢復力概念的應用讓我們在未來把可能的危險列入計劃,從而為緊急情況做準備。恢復力意味著系統應對攻擊的抵抗力,但它也是一種可以被計算在內的能力。它使得我們具備了更強的承受能力,並能儘快恢復到原先的狀況。”

  托馬進一步解釋説:“在面臨災難的時候,很多的安全措施都會被摧毀。因此,我們要充分考慮到受到災難之後該怎麼辦。比如,突然出現30人死亡、500人受傷的情況,急救的醫生該如何來處理,醫院的設施夠不夠,我們怎麼做才能夠更好地應對類似的災難。通過科學研究把災難影響的程度演示出來,可以找出那些有助於迅速恢復原狀的關鍵點。”

  談到具體的案例,托馬説:“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例子。除了緊急的醫療救助,還包括案犯在爆炸後逃逸,人們該如何抓住罪犯?當地政府為此緊急關閉所有的公共交通系統,但是假如搜捕超過一週的話該怎麼辦。因此,我們應該提前進行思考和研究,再一次遇到類似的災難我們是否能做得更好。與會的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MA)前副署長理查德·賽裏諾專門就恢復力社會中參與人員與網路的協同作用問題作了主題報告,重點就闡述了不同的政府行動和危機管理戰略如何在聯邦、州和市鎮等所有的政治層面得到推行。”

   扶持安全研究事半功倍

  兼任弗勞恩霍夫國防和安全技術聯盟主席的托馬同時還是德國聯邦教研部的科學顧問,在談到如何為政府做顧問時,托馬説:“我們這個聯邦教研部的科學顧問團隊大約有20個人,成員有的來自工業界,也有的是警察和消防員。我們可以給教研部提建議,哪些主題應該被研究,民用安全研究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我們大家在一起討論,應該優先研究哪些主題,為什麼。我們總是在為爭取更多的研究資助而努力。”

  談到中國,托馬説:“儘管不同的國家面臨的具體安全威脅不一樣,但是中國也一樣面臨很多的威脅。比如氣候變化帶來的災難性天氣,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性,恐怖主義的威脅等等。中國的航空旅客人數在持續增長,現在新式的飛機能載三四百的乘客,一個恐怖分子就可能威脅所有的乘客。因此,加強扶持安全研究很重要。我希望中國也建立與歐洲類似的國家安全研究項目。如果有可能的話,在很多安全研究領域可以與歐洲或德國同行進行更多的交流。”

  (科技日報柏林9月17日電)

  上圖 弗勞恩霍夫暫態動態研究所(EMI)所長,兼弗勞恩霍夫國防和安全技術聯盟主席克勞斯·托馬教授。 本報記者 李山攝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