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給“豐田排除無人駕駛汽車研發”點一個讚

  • 發佈時間:2014-09-17 07:3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宇星  責任編輯:羅伯特

  豐田汽車在“智慧駕駛”方面選擇了説真話、説實話,承認“畢竟任何技術都存在失靈的可能”。那麼,其他品牌或企業能不能別再不切實際地忽悠人啦?

  昨天(9月16日)有報道稱,豐田汽車公司宣佈,沒有研發完全無人駕駛汽車的計劃,而是更側重於半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在這裡,中國經濟網記者不禁要為豐田汽車點一個讚!

  豐田汽車對於此舉的解釋很簡單,因為在他們看來,“出於安全性考慮,只有人才能更好地駕駛車輛”。

  的確,在過去的幾年間,所謂的“無人駕駛”或“智慧汽車”被人為地吹捧到不恰當的地位。

  一方面,傳統的汽車廠家紛紛給出所謂“無人駕駛汽車”會在哪一年量産,會有怎樣的時速,全然不顧現實的可行性。如;兩年前,Volvo公司高層就表示,未來,Volvo一定是第一家推出商用無人駕駛汽車的公司。他們希望在2014年,能夠首先推出時速31英里的汽車,而正在研發的SARTRE項目最快能讓無人駕駛汽車達到每小時53英里。如今,2014年已過三分之二還多,那些“時速31英里”無人駕駛汽車在哪兒?

  

  Volvo 計劃2014年推出無人駕駛汽車,並希望在2020年實現完全不會導致乘客受傷的汽車系統。

  另一方面,谷歌等知名公司更是將所謂的“智慧汽車”神話到已經夢想成真的地步。如今年5月,谷歌宣佈:“計劃部署至少100部全自動、雙座、蛋形測試車輛。這類汽車的車速為每小時25英里(每小時40千米),不配置方向盤”。為了遵守加州道路交通法規,谷歌隨後表示,測試車輛將配置方向盤、剎車踏板和油門踏板。

  正如豐田設在美國密歇根州安阿伯的技術中心副總裁Kristen Tabar所説,“終極感測器”其實早已存在,並非某項創新技術,而在於人類自身。人類有著視覺與聽覺的先天優勢,綜合接收資訊作出相應判斷,這是機器不能取代的。

  至此,豐田或許又成為一個戳穿“皇帝新衣”的小孩兒。

  關於“無人駕駛”或“智慧汽車”,考量其是否能夠量産或商品化,無外乎以下幾個條件是否得到滿足。

  首先,這些“無人駕駛”或“智慧汽車”是否能夠闖過“法律關”。

  兩年前,美國加州允許谷歌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在加州合法上路。這也是美國第三個通過無人駕駛車輛合法上路的地方。但是就在本週,美國加州開始實行的機動車管理法規規定,要求駕車人必須對汽車擁有“實體控制能力”。這意味著谷歌的自動駕駛汽車,必須安裝方向盤、剎車等“實體控制設備”,否則將禁止上路行駛。而谷歌無人駕駛汽車不得不加裝了“可以自行插拔的方向盤”,以通過加州汽車監管部門的審核。

  

  谷歌無人駕駛汽車裝臨時插拔方向盤,只為應對加州法規。

  事實上,法律層面的問題還遠不止這些。比如,一旦發生事故後,“無人駕駛”或“智慧汽車”一方的責任如何判定,誰來承擔?一個多月前,英國商務大臣凱布爾宣佈,英國將於明年1月開始允許無人駕駛汽車在公路上行駛。但相關監管部門要求上路的無人駕駛汽車必須有人監控,並且可以隨時切換到人工駕駛模式。那麼,這還是廠家們吹噓的真正“無人駕駛”嗎?又有多少人敢坐、願意坐在“無人駕駛”的方向盤後方“監控”呢?

  其次是我們週遭的現實條件,是否允許或何時允許“無人駕駛”或“智慧汽車”能夠從容上路。

  國情不同、道路狀況各異,法規不同,文明程度各異,車況不同,駕乘技術各異……如此巨大、繁複的道路運作系統,眾多不可預知的車輛或其他參與者,“無人駕駛”或“智慧汽車”的設計師們到底做足了多少功課?

  美國電器電子工程師學會旗下期刊《科學縱覽》日前報道了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項目:“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潛在重大問題”。谷歌聲稱從2009年開始研發該項目,但迄今為止進行過兩次官方的(有政府監管部門人員在場的)測試工作。最重要的問題在於,其測試的規則制定權居然屬於谷歌自己。因此,人們有理由質疑:“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官方測試:裁判or賽手”?曾“獻身”該測試的內華達州機動車輛管理局前局長Bruce Breslow,也認為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在紅綠燈跟前太過小心”,以至於行駛效率低下,有可能會對其他車輛造成安全隱患。

  難怪有網友表態:不看好谷歌,他的東西都是噱頭,雷聲大雨點小。

   最後是人們是否能夠在心理上容納“無人駕駛”或“智慧汽車”,或者要花多長時間去適應、接受它?

  直到目前,在國內真正實現“無人駕駛”或“智慧汽車”公開秀的,是某高檔車品牌旗艦車型。一年前,在該車的上市發佈會上。其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乘坐這輛“駕駛座無人駕駛”的智慧駕駛試驗車“賺足了眼球”。

  但是,這款高檔車品牌的旗艦車型價格在一百萬至兩三百萬元,置身後排的車主非貴即富。作為該品牌的高管,你可以“駕駛座無人駕駛”,為了推銷産品嗎!只有百十米經過反覆演練的路程嗎!那麼,其他身價動輒上億元或更多的車主們,選擇“無人駕駛”或“智慧汽車”的初衷是為了炫酷,還是因為真“雇不起司機”而哭窮呢?

  

  在ITS World Congress 2014大會上,豐田展示了這款雷克薩斯。這款汽車配置了豐田自主開發的無人駕駛技術。類似于Peterbilt,豐田將這款車的功能定為輔助司機而非完全無人駕駛。該公司表示,無人駕駛在未來短期內還很難實現。

  最後,還是引用本文開頭的消息做結尾。豐田更加側重於研發駕駛輔助的半自動駕駛技術,如車道保持技術、自動巡航控制、駕駛員注意力檢測等等,“將作為人類駕駛的補充,而非取代品,畢竟任何技術都存在失靈的可能”。

  豐田汽車在“智慧駕駛”方面選擇了説真話、説實話,承認“畢竟任何技術都存在失靈的可能”。那麼,其他品牌或企業能不能別再不切實際地忽悠人啦?(中國經濟網記者 張宇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