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華亭縣:“小核桃”變身致富“金蛋蛋”

  • 發佈時間:2014-09-17 02:31:3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張小兵

  金秋九月,瓜果飄香。素有“核桃之鄉”美譽的甘肅省華亭縣又迎來了豐收年。

  走進該縣的山川田野、溝壑梁峁,一棵棵“搖錢樹”上挂滿了沉甸甸的“金蛋蛋”。“今年核桃長勢好,成色好,結果繁,我門前這9畝挂果園,按照目前青皮核桃1.6元每斤的市場價格出售,估計能賣1.5萬元。”説到收成,上關鄉塄坎村“核桃大戶”羅廣元臉上滿是喜悅。

  “現在,我家果園都換成了遼核、香玲等核桃新品種,就一畝核桃來説,24棵果樹,在栽植前5年的初果期,按每株産40斤核桃,每斤1.5元計算,每畝收入達1440元。10年以後進入盛果期,按每棵産100斤算,每畝收入可達3600元,是小麥的10倍,而且還省事省力。”羅廣元一邊算著增收賬,一邊説,“種植核桃致富,我看靠得住,現在我們的積極性都很高。”

  上關鄉位於華亭縣南部,境內丘陵起伏,溝壑錯縱,平均海拔1868米,立地良好、氣候溫潤,降雨充沛,成為核桃生長的天然溫床。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核桃在當地就已作為一項産業逐步發展了起來。但由於生産過度分散、農民組織化程度低,村民種植核桃一直是小打小鬧,不光成不了氣候,還看不到效益。鄉黨委書記王旭東介紹説:“從2000年開始,在縣裏指導下,我們引進了新品種,派下來技術員,統一種植模式、統一施肥、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剪枝,將新技術新模式注入核桃産業,促進了核桃産業的規模化發展。現在,全鄉核桃栽植以塄坎村為中心,輻射到陳家河、王家溝、西莊、早陽等9村43個社,形成了綿延10多公里的核桃産業開發帶,總面積達3.06萬畝,基本實現了每人平均3畝核桃園的目標。”

  “今天收的咋樣?”“收了5000多斤!”順聲望去,近年來靠販賣核桃走上致富路的上關鄉上關村“生意人”張樂際農用車上載滿了核桃。提起核桃生意,他笑得格外燦爛:“咱們本地的核桃皮薄、瓤飽、味香、脂肪高,很受外地客商青睞,有多少收多少,價格好談!”

  這段時間,該縣安口、神裕、上關等核桃主産地的鄉村人來車往,好不熱鬧,三輪車、農用車、小卡車慕名從四面八方趕來,叫賣聲、討價還價聲、村民的笑聲溢滿村莊。“現在咱華亭‘中國核桃之鄉’的‘香味’遠播,小疙瘩變身‘金蛋蛋’成搶手貨了,咱這生意也好做多了。”張樂際高興地説。

  “核桃成了‘金蛋蛋’,我們栽植和管護的信心也更足了,我打算明年把門前的荒山都栽上核桃樹,力爭讓荒山變‘金山’,再過十年,咱就坐在家裏數錢了。”看著“綠核桃”換成了“紅票子”,羅廣元高興地説,“有了知名度,有了銷路,咱農民種植核桃的熱情也像‘開花的芝麻節節高’。”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