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第十一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開幕 加強海上合作成共識

  • 發佈時間:2014-09-16 21:17:2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南寧9月16日電(記者程露 方棟 熊紅明 翁曄)由中國和東盟10國共同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16日在廣西南寧開幕。中國與東盟各國領導人表示,東盟是海上絲綢之路必經之地,也是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點地區,中國願意與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讓海上合作成為中國-東盟關係發展的新亮點、新動力。

  2000多年前,滿載瓷器、布匹和絲綢的中國商船從廣西合浦、福建泉州等沿海港口出發,沿著南部海岸線到達馬來半島、緬甸、印度等地,並運回東南亞甚至歐洲的毛織品、玻璃器皿等異域珍品。中國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七次遠洋航海,每次都到訪東南亞國家,傳播和平與友誼的種子。

  這條被稱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海上航線,是古代主要的國際貿易通道,也開拓了中國與東南亞各國友好交往、合作共贏之路。千百年來,中國與東南亞人民通過“海上絲綢之路”相知相交,互通有無,傳遞情誼。

  “在航海史上,中國擁有獨特的、無與倫比的歷史遺産。”印度生態監測協會執行主任威諾德·賽格爾表示,中國提出的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將推動亞洲太平洋地區和印度洋地區成為本世紀全球最主要的經濟舞臺,促進世界的和平。“中國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只要加強合作,就能互利共贏。”

  中國與東盟各國山水相連、人文相親、商緣相聯、利益相融,是天然的合作夥伴。當前,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是世界貿易版圖中少有的亮色。

  “亞洲地區仍保持增長活力,亞洲的增長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中國經濟增長,以及中國-東盟區域一體化。”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説。

  過去10年來,中國-東盟以“10+1>11”的抱團合作,創造了碩果纍纍的“黃金十年”。統計數據顯示,從2004年到2013年雙邊貿易額從1059億美元增加到4436億美元,雙向投資額累計超過1200億美元。目前中國已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

  中國與東盟還在農業、資訊産業、人力資源開發、交通、能源、文化、旅遊、公共衛生和環保等11個重點領域開展了務實合作,每年有高達1800萬人次往來,雙方互派留學生人數超過18萬人。

  去年10月,中國領導人訪問東盟時提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攜手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等合作倡議受到東南亞各國的積極響應。

  “我們對中國提出的促進中國-東盟經濟合作的系列倡議表示讚賞和歡迎,並期待與中國密切合作,就相關細節做進一步探討。”李顯龍表示,相信中國在未來十年,乃至更長時間裏將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這對於區域發展有積極影響,因為中國的發展將創造更多合作共贏機遇,為各國帶來更大繁榮。

  “我們對‘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表示歡迎。”泰國副總理兼外長他那薩説,我們希望能夠看到東盟與中國能進一步加強在海上事務的合作,這是因為中國和東南亞的經貿往來以及繁榮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於海上的互聯互通。

  中國與東盟各國正務實推進合作。15日,中國欽州港與馬來西亞關丹港在廣西南寧簽署文件正式締結成為姐妹港,處在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兩座港口城市將在航線、物流、資訊、人才等多領域展開闔作,共同服務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16日,新加坡港務合作集團、新加坡船務有限公司與廣西北部灣港務集團簽約,各方將合作共建港口碼頭,並開通南寧至新加坡之間的海運班輪航線。

  “馬來西亞將積極加入中國提出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構想,它符合沿線東盟國家的利益,有助於推進東盟與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金融、電子商務等多方面的合作向更深層次發展,也有助於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馬來西亞國際貿易與工業部副部長李志亮表示,馬來西亞政府支援中國提出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希望雙方增進互信,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領域的合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