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市場加速度誰能笑到最後

  • 發佈時間:2014-09-15 20:51:47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涂俊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年來,曾經是“冷門”的融資租賃行業逐漸升溫,機構數量和業務規模持續快速攀升。2008年以來,按照新增租賃資産額計算,複合年均增長率近70%。中國目前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融資租賃市場。

  在行業快速發展的背後,一些隱憂也不容忽視。

  一是宏觀經濟環境發生了轉變。自2009年以來,我國固定資産投資的增速已經從30%以上降至17%左右,其中設備工器具購置的增速更是降到了11%左右。反觀融資租賃行業自2008年以來的快速增長期,“恰好”與“4萬億”投放之後的時期重疊,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投資力度的加大。如2009年的新增固定資産投資增速一度攀升至70%的高點,而這一場景在未來再現的可能性並不大。

  二是行業競爭加劇,良莠不齊。截至2014年6月底,全國融資租賃合同餘額約26000億元人民幣,比2013年12月底的21000億元增加5000億元,增幅23.8%。一方面,一些實力較強的實業集團設立融資租賃公司,爭奪市場份額;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有名無實的“僵屍”公司。

  三是信用風險走高。隨著宏觀經濟的下行,市場上積累的信用風險開始逐步暴露出來。一方面,信託計劃和債券開始出現違約。另一方面,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率呈現“雙升”態勢。由於融資租賃業務自身的特點,融資租賃公司客戶群體的財務和信用狀況總體上不如商業銀行的客戶群體。加之受到國內産業結構調整、基礎建設需求放緩等影響,一些實體産業整體遭遇“寒流”。因此,筆者預計融資租賃行業整體的不良率也會出現上升勢頭。

  發展隱憂雖然存在,但並不會改變行業增長的大趨勢,無論從相對較低的滲透率看,從産業升級、國內企業走出去的大背景看,還是從政策和法律環境的逐步成熟看,融資租賃在我國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積極因素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經濟增速下滑帶來的負面影響。不過,未來一兩年,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深化和法律、監管條件的完善,融資租賃行業可能迎來“大浪淘沙”,出現一次洗牌。只有在以下一項或多項能力上表現突出的融資租賃公司,才能真正笑到最後。

  一是風險管控的能力。當前,隨著信用風險的逐步暴露,前期風險控制嚴格的融資租賃公司遭受的損失將相對較小。而未來,風險管控水準高的公司將更有能力從經營風險中獲取相對應的利潤。自身或股東資金實力較強的公司還可以利用風險集中暴露的機會“抄底”,從急需現金流的公司手中收購被低估的優質資産。

  二是延伸業務鏈的能力。目前,大部分融資租賃公司都在傳統的“租賃利差”模式上開展同質化競爭,最後必然陷入價格戰。而那些能夠擴大産業鏈縱深和寬度的公司則有望開闢“藍海”,開發新的利潤增長點。

  三是戰略性行業配置的能力。從分散風險的角度考慮,適度多元化的行業配置有利於平滑經濟波動帶來的衝擊。特別是在經濟下行週期,應該適當加大醫療、教育等弱週期行業的配置。

  四是與網際網路融合的能力。從行業自身發展考慮,目前絕大部分融資租賃公司都“擠”在25萬美元以上的大中單市場裏,市場規模看似龐大,但實際上競爭激烈、僧多粥少,而且融資租賃公司在面對大中型客戶時也不具備較強的定價能力。要抓住小類單眼的“肥尾”,網際網路金融的“P2P”、“P2C”、“眾籌”等形式值得借鑒。

  五是利用資本市場的能力。我國融資租賃的資金來源75%以上都依賴於銀行貸款,而美國的這一比例只有3%。那些能夠通過IPO、債券、資産證券化等多種方式籌集資金的公司,將有能力更好地控製成本、分散風險,並通過資本運作擴大杠桿、開展兼併重組。

  六是國際化發展的能力。擁有較高國際化水準的融資租賃公司將伴隨和支援國內企業“走出去”,在項目的地域配置上更加多元化,同時也分享“中國製造”國際化帶來的紅利。

  總之,對於融資租賃公司而言,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在參賽者越來越多的長跑中,你將領跑還是掉隊,取決於勇氣、智慧和耐力。

  (作者單位:中建投租賃有限公司)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