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吉林聽駝鈴
- 發佈時間:2014-09-15 08:36:23 來源:中國民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有一處沙漠,從地上鋪到天上,又從天上漫到無際無涯;有一處沙漠,曾因德國探險家鮑曼的一本書而轟動了整個歐洲;有一處沙漠,因其中星羅棋佈的大小湖泊而成為這世上的唯一。這就是中國最美的沙海——至美至情的巴丹吉林。
曾在一本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沒有到過沙漠,你就無法真正理解生命;如果你沒有深入到沙漠的腹地,你就無法真正領會到茫茫瀚海的雄渾與壯美。”
確實是這樣,巴丹吉林沙漠獨自巍峨在一個離人類的喧鬧和市井繁華很遠的地方。曾經分裂而成的細小沙礫,似乎在沙山脊骨的峰上飄舞,將千百年來見證的故事蔓延于寂寞的沙漠駝鈴聲中。
幽深碧藍的海子是巴丹吉林至情的靈魂。沙山簇擁下的海子晶瑩剔透,從來不會被沙子埋沒。只見海子畔蘆花飄飛,水鳥低旋,生命的本原順著天光一路鋪來,直指如洗的遠天。綠草和湖藍一同被陽光書寫著和諧、恬靜和至美,與巴丹吉林金黃的底蘊構成強烈的對比。晨曦中的沙漠湖泊也是最具靈性的時刻,寧靜清澈的碧水映著朝陽灑在沙丘上,映出一片淡淡的橙紅。湖光沙色中盈盈低語的海子如暗懷春心的少女,觀之實在令人心曠神怡。站在高處,能看到很遠很遠的沙山,看到天地交接的邊際,沙山連綿起伏,波浪式的紋路,彎曲流暢的線條,仿佛就是上帝的創作。
必魯圖沙山,是這裡一個距離天空最近的沙峰。站在這裡,翹起腳尖,伸展手臂,眺望藍天高遠時,總會感悟到,任何的榮耀和浮華遇到浩瀚的沉靜與尊嚴,都顯得太過渺小與羞愧,那些所謂的征服只不過是人心的淺薄與虛妄而已。深沉的沙海中,每一座綿延遠方的沙峰都是歷史的旁觀客,每一條沙帶匯聚成一語漂亮的詩行,最後在星河初露的暮靄中,譜寫出一曲飄搖于天地間的晚歌。
入夜後的巴丹吉林,天幕低垂,穹廬如蓋,銀河如練,星雲神秘莫測,只讓人疑似身在瑤池了。旅行對於每個人來説都具有不同的意義,沙漠的夜雖然寂靜,卻讓人無端平復了在都市中因寂寞而狂躁的靈魂,讓人覺得身處這裡的每一分一秒都是奢侈的消耗。終於,我們意識到,每個人本身就是一種不可褻瀆的力量,那些生活中瑣碎的抱怨、傷懷、困惑、無奈統統都顯得微不足道了。面對如斯天地,我們能做的,惟有感恩與不懈努力。因為,萬般喧囂終究都要歸於沉寂。
默默獨坐在這西北一隅的巴丹吉林寂靜如此。我想,她在千百年的沉浮中,早已看透了萬世滄海。
■ 景點介紹
巴丹吉林,在2005年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選為中國最美的沙漠,被稱為“上帝勾勒的曲線”。它是我國第三、全球第四大沙漠,位於內蒙古阿拉善盟。
巴丹吉林沙漠以奇峰、鳴沙、湖泊、神泉、寺廟著稱,它最美的地方就是腹地,所以來到這裡,一定要進入沙漠腹地。進入巴丹吉林就走進史詩的韻腳,在這裡太陽慷慨地照耀著旅人的靈魂,星星就在每個人的頭頂閃爍。高聳的沙山,使沙漠具備了真實的質感。如果厭倦了都市的喧囂,就放下沉重的擔子,一起去追尋那大漠孤煙、邊關明月的夢境吧!
景區門票:80元
■沙漠內的看點
巴丹湖
位於巴丹吉林沙漠的南緣,距離右旗額鎮只有90多公里,是進入巴丹吉林沙漠的門戶,為一個罕見的淡水湖(只有在沙漠的邊緣才有淡水湖,以後在沙漠中見到的海子都是鹹水湖)。湖的南邊有一片茂密的樹林和蘆葦,北面是一座高達200多米的沙山,是著名的鳴沙山。從沙山頂上滑下,轟鳴聲如雷。湖的東邊建有棧橋通到湖心,湖中盛産魚。更為神奇的是,巴丹湖的周圍還有好幾個湖泊,有的淡水和鹹水只隔了一個沙丘,甚至同一個湖泊中一半是淡水一半是鹹水。
門票:50元
沙漠珠峰——必魯圖沙山
必魯圖為巴丹吉林沙漠中一個獨具神姿的奇峰,此峰相對高度500多米,比撒哈拉大沙漠的高峰還高70多米,為世界上相對高度最高的沙山,有“沙漠珠峰”之稱。登頂之路非常艱苦,攀登沙山遠非想像中那麼容易。不過,相對於攀雪山來説,危險程度要小的多。如果天氣晴朗,在峰頂可以看到周圍的7個海子。千里沙海一覽無余,無限風光盡收眼底,壯觀之極。
諾爾圖(接待營地)
諾爾圖蒙語意為“海子、湖泊”,是巴丹吉林沙漠中面積最大的海子。湖的東岸就是接待遊客的營地,湖邊有一大片蘆葦,湖的北面有一排好大的樹,南北兩邊的沙山上是拍攝諾爾圖的最佳位置。
必魯圖海子
位於巴丹吉林沙漠最高的沙山必魯圖珠峰的東側,湖邊有3顆大樹是它的標誌性景觀。
小海子
小海子的南岸只有一戶人家,房屋的後面有一個挺拔的大樹突兀在湖邊,對岸的沙山上可以拍到大樹在湖水中的倒影。
音德日圖神泉
位於必魯圖的西側,周圍有沙山、草地、樹木、蘆葦、水鳥等。最為神奇的是,在鹹水湖中有一處3平方米大小的磨盤奇石,上面有108個泉眼,日夜不停涌出甘甜的泉水。按照蒙古族的傳統,男性可以接近神泉,女性則被禁止靠近。
廟海子與巴丹吉林廟
又稱蘇敏吉林廟,“蘇敏”在蒙語中為廟宇的意思,“蘇敏吉林”即有廟的海子,當地人習慣稱之為廟海子。
廟海子是個神奇的湖。湖周圍是沙山,這裡一年的降水量僅有幾十毫米,蒸發量遠大於降水量。湖水含鹽量高,但卻不曾枯竭,也不曾被風沙掩埋。湖中有淡水泉眼,還有一眼聽經泉——每當寺廟誦經,泉水就會汩汩流出;誦經聲一停,泉水也戛然而止。
巴丹吉林廟始建於清同治七年(1868年),是一座藏傳佛教寺廟。由於是深處大漠、人跡罕至,一直保持著原貌,而廟的一磚一石一瓦一木,都是用駱駝從沙漠外運進來的。
巴丹吉林廟總建築面積近300平方米,廟室分上下兩層,呈樓閣式。整個建築剛剛經過一次維修,四週的墻壁上繪滿了佛教題材的壁畫,神龕上供著姿態各異的佛像,藏經閣裏擺滿布裹的經書,精美的磚雕、木雕令人目不暇接。
(圖文原載內蒙古旅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