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們要做農民能用的成果

  • 發佈時間:2014-09-15 02:31:4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江娜

  “這個品種的玉米穗位低,穩定性好,抗倒伏。”“左邊這個品種葉子平展,右邊的葉子直立,所有右邊品種耐密性會好一些。”“這個品種玉米穗大小均勻,後期表現會更好。”……9月7日,在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十六試驗場”,玉米育种家、登海種業創始人李登海如數家珍地介紹著玉米新品種。

  9月7日,“夏玉米高産品種、高産攻關、高産創建交流觀摩會”在登海種業召開,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戴景瑞等幾十位專家、代表近距離觀摩了玉米品種試驗。

  登海種業以品種自主研發見長,不但重視育種研發,還重視田間試驗、栽培推廣。在登海種業著名的“十六試驗場”,不但有登海新品種篩選試驗,而且,還有新品種的單株生産力測試、從畝均4500株到8000株的密度試驗。“我們不但要看這個品種的極限産量,更重要的是要看它在田間推廣時,到底密度多大最好,比較效益最高。”登海種業公司董事李小霞告訴記者。

  戴景瑞院士也對登海種業的密度試驗讚不絕口,他説:不同品種從單株到不同密度上的試驗,為下一步的品種推廣打下了基礎。“那些審定了但沒有推廣的品種都是‘假成果’,我們就是要做地裏的成果、農民能用的成果、能為國家糧食安全做貢獻的成果。”李登海説。

  試驗場分區劃片整整齊齊,除了登海品種以外,還有黃淮海品種比較試驗、産業體系各項試驗、“863”聯合測試、適宜機械化收穫的新品種展示等等,對全國高産玉米新品種進行集中展示和比較,儼然就是一個我國玉米品種博物館。農業部種子管理局副局長馬淑萍評價説:“登海種業做的這些田間試驗,是以市場為導向,真正為産業服務,根據産業發展確定目標、確定方法,他們的田間試驗,很多科研院所都達不到這樣的水準。”

  “玉米是我國面積最大,市值最高的作物,同時也是市場競爭最激烈的作物,特別是面對跨國公司的先進技術、先進品種時,我國民族種業玉米育種任重道遠。”馬淑萍在會上表示。

  據悉,登海種業是一家以品種創新見長的農業高科技上市企業,位居中國種業五十強第三位,是農業部首批“育繁推一體化”試點單位。曾經在國內率先開展緊湊型玉米育種,以一年三至四代的育種速度開闢著中國玉米育種的創新事業,總結出“緊湊株型+高配合力”的玉米育種理論。目前,已選育出100多個緊湊型玉米雜交種,其中43個通過審定,獲得7項發明專利和38項植物新品種權。

  在現場觀摩會上,李登海指著一個品種對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陳紹江説:這就是利用中國農大單倍體技術育成的成果。陳紹江告訴記者:工程化育種是國際上大規模商業化玉米育種的主要方式,也是我國玉米育種方式變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單倍體育種技術既可提高育種速度,又易於規模化操作,其普及應用必將加快我國玉米育種的工程化進程,推進育種方式的變革。

  除此之外,登海種業在育種上還利用了先進的分子標記、細胞工程、輻射、航太等高新技術,取得了突出成果,連續七次創造和刷新了我國夏玉米高産紀錄。據介紹,由登海種業研發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玉米品種“登海605”,已經成為自《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以來,首個推廣面積突破千萬畝的民族玉米品種。

  李登海的癡迷

  李登海是去年本報與中國種子協會聯合推評的“中國種業十大功勳人物”之一。儘管已經很熟悉,這次玉米“三高”觀摩會上,再一次見識到他對玉米的癡迷。

  玉米一般週邊光照條件充足,長得好,所以有些專家要鑽到玉米地裏面去觀察正常光溫下的玉米長勢,其中有位專家動作幅度大了點,正在給其他人介紹情況的李登海連聲説:“小心葉子,小心葉子。”聽到的人都忍不住笑了。

  大田作物,玉米植株、葉子不知有多少,李登海對其中小小的一片玉米葉子都如此在意,可見他對玉米的癡迷。也許正是因為癡迷,才成就了他一個初中文化程度的農民,登上中國玉米研究最高峰的光輝歷程。

  我們期待在中國種業發展的過程中,在育種研發上,多一些癡迷,少一些糊弄;多一些潛心,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地裏的成果、農民能用的成果、能為國家糧食安全做貢獻的成果”,少一些紙上的成果、數字上的成果、評完職稱就束之高閣的成果。

  記者手記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