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160萬個農村網店裏的阿裏生態

  • 發佈時間:2014-09-15 01:35:04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將以千億美元估值上市的阿里巴巴,不僅自身體量巨大,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它給經濟和社會生活帶來的影響也是空前的。農民電商,在阿裏的生態鏈條中是濃重的一環。這家自稱是在以技術拓展商業邊界的電子商務巨頭,把數字經濟的密碼帶給了數以百萬計的農民,並讓他們的命運在這裡發生了扭轉。

  黃建橋被改變的命運

  27歲的河北農民黃建橋,在淘寶網上開了一家銷售箱包的網店,年銷售收入超過3000萬元。7年前跟隨父母出門打工時,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份司機的工作。工資是,月薪600元。

  在網吧上網時的偶然發現,讓黃建橋走上了開網店之路。“一開始一天能賣幾個包,一個包賺幾塊錢,一天能賺幾十塊錢。”黃建橋回憶説,當時他所在的地區大概只有六七家網店,這些第一批做網店的人生活改善後,很快帶動了其他人也來參與。

  “現在電子商務渠道銷售的箱包的比例越來越大,線下的生意也不是很好,但是我們線上很好。我們老家包括周邊的縣市,能看到很多大爺大媽從農田回來下單的現象。”

  黃建橋所説的現象,在很多地方農村都同樣發生著。因為起步門檻低,在一些先行者的帶領下,不少農民專職在網上開起了店,一些地方還因此出現了專業的“淘寶村”。

  20個淘寶村興起

  按照阿里巴巴的定義,網商數量達到當地家庭戶數10%以上,年電子商務交易規模超過1000萬元的村莊才能被叫做“淘寶村”。位於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的灣頭村便是其中之一,全村1700戶人家,將近三分之一的人家在做淘寶,年銷售額超過100萬元的店家就有二三十家,全村草編柳生産産值超過了1個億,其中60%通過淘寶網銷售。“村裏開淘寶店開得比較好的都在博興縣城置了房,買了車。”灣頭村的安會計説。

  阿裏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顯示,全國範圍內已經發現了類似的淘寶村20個。截止到2012年,僅在阿里巴巴的中國零售平臺淘寶、天貓上註冊在農村的網店數就超過了160萬個。

  在種地和打工之外,數以百萬計的農民因此找到了一條新的增收渠道。

  地方館排隊進駐

  阿里巴巴帶給農民的數字技術紅利也引起了政府的興趣,各地發展農村電商的熱情普遍高漲,官員們辦起了專門的農村電商培訓班,教授農民如何利用網際網路把東西更好地賣出去。同時,把各地的特色農産品組織起來,進駐阿里巴巴的電商平臺也成為了一種時尚。在淘寶網上,各地爭相開出了擁有本地特色的農産品地方館。

  截止2014年5月,淘寶網特色中國已正式開通省級、地市級和縣級各級地方館34個,其中,內地開通的地方館是33個。另有幾十個地方已經向淘寶特色中國團隊正式提交了申辦材料,排著隊等待開通。

  大量農民在類似阿里巴巴的電商平臺上“淘金”,也讓一些敏銳的觀察家看到了農村經濟轉型和城鎮化的全新方向。

  中國社科院的專家汪向東説,“電子商務不僅僅是一種交易手段,它可以直接地助力包括‘三農’、扶貧、民生、經濟發展與轉型、城鎮化等經濟社會主要戰略目標的實現。”

  晨報記者 孫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