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氏有機化粧品被指名過其實 違規宣傳仍在生産
- 發佈時間:2014-09-14 08:4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如今,不少化粧品企業紛紛打出“有機”概念,各大電視臺的廣告上也充斥著一幹“有機”化粧品。然而,于2014年4月1日起實施的《有機産品認證管理辦法》目錄中顯示化粧品並不包含在內。也就是説,市場上打著“有機”旗號的化粧品均涉嫌“違規宣傳”,而“有機”化粧品這一説法也不被權威部門認可。
可近日記者在聚美優品上輸入“有機”化粧品時,卻發現仍有30個商品在打著“有機”的稱號。當記者以購買者身份詢問柏氏一家成都網上專賣店時,其負責人表示,“柏氏有機化粧品在全國各地專賣店仍有售。”與此同時,他還稱,柏氏目前是根據功效來確定“有機”化粧品,目前柏氏的網上專賣店可購買到柏氏有機植物系列各類産品。
網店仍售“有機”化粧品
柏氏、花肌粹、諾麗蘿莉、 草源等多款化粧品此前均被銷售商家打上“有機”的旗號。雖説國家質檢總局已出臺了《有機産品認證管理辦法》,但對於消費者而言,受電視廣告的影響,仍在追“有機”化粧品。“‘有機’化粧品據説對皮膚沒有任何刺激,所以我更青睞于她。”一位85後女性消費者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她已經使用“有機”化粧品兩年多了。
不過,當《有機産品認證管理辦法》出臺後,不少化粧品企業已經叫停了在各大電視臺的廣告。然而,記者日前在天貓[微網志]上也發現,一家廣州興美化粧品專營店也出售柏氏有機化粧品,一款亮白精華霜售價為102元,而其産品介紹中還宣稱柏氏為“有機植物大師”。但柏氏天貓旗艦店客服人員卻告訴記者,“柏氏‘有機’化粧品日前已經下架。”
據記者調查了解,一家成都的柏氏專賣店仍有柏氏的有機植物系列在出售。在這家柏氏網上專賣店上,記者注意到,一款柏氏的有機美白套裝售價在400元左右,價格相比其他國産化粧品顯然要高出不少。其宣稱柏氏有機化粧品不含化學成分,對皮膚的刺激也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當記者詢問柏氏有關負責人時,其表示並不知情。
目前柏氏的專賣店目前主要分佈在深圳、上海等國內一線城市。記者致電柏氏的生産廠家香港彭氏集團大陸總部,其有關負責人表示,柏氏“有機”化粧品仍在生産,全國各地也有代理商預定。據其負責人介紹,彭氏集團生産的第一品牌即為“柏氏”,另外還生産“白皙”“純新”等品牌。
其實,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有機産品需要經過有資質的認證機構認證合格以後,才能標注有機認證的標誌,而在商家貼出的産品樣本及包裝上,目前消費者是不可能找到有機認證類標誌的。據廣東省日化商會副秘書長谷俊介紹,我國目前尚無有機化粧品的認證機構,也沒有統一的認證標誌,所以柏氏目前市場上售賣的有機化粧品更多是“名過其實”。
“一些化粧品打著‘有機’的旗號,一方面是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借著有機的名號能夠提高産品的價格,獲得更多的收益。”中投顧問化工行業研究員常軼智告訴記者。
但對於柏氏等化粧品品牌而言,由於疏于管理,所謂的“有機”化粧品仍在電商市場上橫行,其無作為也讓“有機”化粧品的前路更加迷茫,看來柏氏在全國範圍內的“打假”必須提上日程。
“有機”概念誤導消費者
“現如今包裝化粧品,一定要有一個噱頭,而近幾年環保風尚的流行,有機概念的化粧品會增加化粧品安全的可信度,所以冠上這個名頭利於吸引消費者注意。”常軼智表示,化粧品保存期長,必定要添加防腐劑或其他化學成分,一般化粧品裏含有甘油、凡士林、硅、礦物質等,不可能是有機化合物,有機化粧品只是一種行銷噱頭。
“對於‘有機’化粧品來説,不僅僅意味著其蘊含天然植物成分,更意味著這些植物成分來自於哪一片土壤,是如何耕種出來,又是如何製成護膚品的。”常軼智告訴記者。
當記者問柏氏網上專賣店負責人,柏氏“有機”化粧品與普通化粧品有何不同時,他告訴記者,柏氏“有機”化粧品只是在成分和原材料上不一樣。值得一提的是,在天貓上,雖然柏氏有機化粧品沒有明目張膽的售賣,但記者發現,一家柏氏麥莎專賣店雖在首頁上沒有打“有機”稱號,但卻在産品名稱中仍稱其産品為“有機”。對此,記者向此柏氏銷售人員詢問,其表示並不清楚。
對於化粧品而言,要保證原料種植土壤不使用化肥、整個生産過程不用農藥或者添加劑,這在國內市場幾乎很難實現。谷俊分析指出,“目前一些品牌只側重於‘有機’化粧品概念的炒作宣傳,對於原料生態産業鏈的建立和尋找卻進展不大,加之消費者對真偽‘有機’化粧品的難以識別,所以誤導消費者的情況時有發生。”谷俊告訴記者,其實國內化粧品企業遠沒有達到“有機”的高要求,而世界上目前能達到“有機”化粧品的企業也少之又少,柏氏自然也不例外。
但問題的關鍵還在於,目前我國尚無有機化粧品的具體標準,對化粧品只有特殊用途化粧品和一般用途化粧品之分,在國家質檢總局發佈的《有機産品國標》裏也並無“有機”化粧品的分類説法。
“由於國內沒有出臺‘有機’化粧品的相關標準,不認證‘有機’化粧品也是國家監管部門退而求其次的辦法。”在谷俊看來,《有機産品認證管理辦法》對“有機”化粧品不認證就意味著不承認國內化粧品企業能生産出“有機”化粧品,因為“有機”化粧品的規格很高,國內日化企業遠沒有達到相關的要求。如此看來,“有機”兩個字可不是隨便能用的,柏氏在渠道管控上問題頗多。
“出臺相關標準的目的只是讓化粧品企業執行,對於消費者來説卻不會把目光聚焦在標準上。這就好比藥粧,目前國內有幾種説法,第一是含有醫藥成分的化粧品就叫藥粧;第二是由醫藥公司生産的化粧品稱之為藥粧。但國內也沒有明確的標準何為藥粧,不支援、不認證,市場反而不會那麼亂。這是國家監管部門從源頭上遏制有機化粧品不得已的做法,實際上也達到了預期的效果。”谷俊認為。
“雖説有機化粧品只是一種行銷噱頭,但深受消費者的青睞,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消費者深層次的需求。”常軼智認為,對於目前市場上打擦邊球的有機化粧品而言,消費者並無抵抗力,價高而質劣的有機化粧品將仍會在各種渠道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