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新提升國企競爭力

  • 發佈時間:2014-09-14 06:31:4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由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經濟網共同主辦的“改革發展·2014國企系列專題報道——國企自主創新之路”日前做客中經線上訪談節目,邀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院長李新亞、長安汽車總裁張寶林就國有企業如何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等議題進行交流。

  近年來,國有企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關頭,需要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從中國速度向中國品質轉變,而實現轉變的重要支撐之一就是科技創新。國有企業是科技創新的骨幹力量。無論在科技人才的聚集,還是在國家重大工程的技術支援方面,國企都佔據了最大份額。

  國企應如何保持不竭的科技創新動力?

  首要因素是人才。李新亞認為,只有大量優秀人才才能為科技創新提供智力支援,“以機械研究總院為例,目前科技人員佔比超70%,先後産生了4位‘兩院’院士,290位科研人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這樣一支優秀的隊伍正是研究總院持續創新的動力所在。”

  其次是有正確的思路。“我們可以借助國外力量,但不能依賴國外,在關鍵技術尤其是關係到國家安全、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我們不能受制於人。”李新亞説。在起步階段通過科技引進發展某項技術、産品是好事,但是不能進入“怪圈”,引一代後再引二代、三代。

  最後,要依靠完備的機制體系。張寶林表示,創新企業的體系建設非常重要,長安汽車正是依靠完備的體系保持競爭力,“我們打造自主研發的流程CAPDS,把一個汽車三四年間的研發過程,以及把公司所有資源,用矩陣式項目管理模式,統一到一個流程中,達到國際先進汽車企業的通行流程標準。”

  長安汽車還建立了國際對標機制,“這個實驗驗證流程比較先進,我們斥鉅資建成涵蓋振動噪聲、碰撞安全、制動性能、底盤試驗等14個領域的國際先進實驗室,把合資企業的標準拿來對標,現在明顯縮小了與國際先進水準的差距。”張寶林表示,依靠科技創新、技術進步,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將會全面走向世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