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貨幣供應仍在正常範圍——解讀8月份我國金融數據

  • 發佈時間:2014-09-12 18:01:4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9月12日電(記者劉錚、王培偉、張煉)中國人民銀行12日發佈的數據顯示,8月末我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12.8%。我國M2增速自6月末達到年內高點後,已連續兩個月回落,外界難免有些擔憂和疑慮。

  “M2增速儘管有所回落,但仍在正常範圍內,與宏觀經濟指標基本相適應。”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認為。

  通常M2增速應略高於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速與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之和,一般認為高出2到3個百分點較為適宜。8月份的M2增速高於二者之和約3.4個百分點。

  8月份M2同比增速受翹尾因素變化的擾動較大。盛松成告訴記者,翹尾因素對M2增速的貢獻率為4.3個百分點,貢獻率較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剔除翹尾因素影響,8月份M2增速較上月提高0.2個百分點。

  除翹尾因素外,不同融資方式的增減變化也影響了M2的高低。央行統計顯示,8月份我國金融機構一般貸款新增4447億元,同比少增2730億元;票據融資新增2367億元,同比多增2491億元。

  “一般貸款不需要向金融機構存放保證金,貨幣派生能力強。雖然企業通過票據融資同樣可得到資金,但一般貸款同比少增導致貨幣派生相應較少,也使得M2增速有所回落。”盛松成分析。

  儘管M2同比增速有所回落,但從新增貸款和社會融資規模上看,8月份的情況好于上月,但與上年同期相比仍有差距。

  央行統計顯示,8月份我國新增人民幣貸款7025億元,比上月多增3173億元,但同比少增103億元;社會融資規模為9574億元,比上月多6837億元,但同比少了6267億元。

  “8月份新增貸款和社會融資規模顯示,信貸投放在經歷7月份的低量後,正在恢復常態,為實體經濟穩定增長提供支撐。”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

  信貸結構上,8月份亮點明顯。體現産業投資動向、反映金融支援實體經濟成效的中長期貸款增長加快,而且服務業中長期貸款增速加快,産能過剩行業中的鋼鐵、建材業中長期貸款負增長。“三農”貸款、小微企業貸款增速均高於同期各項貸款平均增速水準。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指出,8月份信貸數據較上月有明顯改善,結構也較好。企業中長期貸款有所增長,表明企業投資、開工意願尚可。

  但值得注意的是,從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用電量等先行指標看,8月份乃至今後一段時期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不可小視。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分析指出,中國經濟“三期疊加”的新常態,對金融需求的影響正在逐漸浮現,金融機構信貸投放更加謹慎,社會融資規模從中期趨勢看增速可能會繼續放緩。未來一方面可能實體經濟仍然感到融資難、融資貴,金融機構卻會感到有效信貸需求不足,破解起來難度很大。

  8月份存款變化也較明顯。當月我國新增人民幣存款1080億元,同比少增6995億元。連平分析,存款分流明顯的原因是利率市場化和金融産品不斷創新,但這會對銀行信貸能力形成制約。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既保持定力又主動作為,適時適度預調微調,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央行貨幣政策司副司長姚余棟説,未來將在穩定總量的同時,引導貨幣信貸向“三農”、小微企業、新興産業等傾斜,繼續為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營造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