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來自達沃斯論壇的聲音:科技發展有助改善人類生活嗎?

  • 發佈時間:2014-09-12 17:49: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財經9月12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報道,伴隨著技術革新發展的激辯結束,為期兩天半時間的2014夏季達沃斯論壇落下了帷幕。當前世界經濟形勢錯綜複雜,與會嘉賓在討論中多次提到需要通過創新和科技的力量推動全球經濟復蘇。而今天最後一個論題,就是技術或許已經成為推動現代社會變革的主要力量。那麼,這些變革有助於改善人類生活嗎?

  高通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保羅——雅各布斯認為,技術當然有助於改善我們的生活,尤其是網際網路對於創業,對於教育、對於公共安全,方方面面都有好處。

  但是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紀凡認為,技術發展也有另外一面。比如有人説,未來要把移動的手機終端變成人的一個器官。這個觀點令他震驚。因為人離開任何一個器官,都不能生活的更好。假設我們的移動手機變成的人的器官,我們就離不開它,人就會被這些手機控制了。

  所以,網際網路或者移動網際網路確實是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但是如果使用不當,可能對我們人類也是有害的。

  科技話題是今天的重點,其實早在今天上午就已經有過一次有關科技發展是福還是禍的討論,這場辯論的主題是:智慧化生活。如今,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十分蓬勃,智慧機器是勞動者的福音嗎?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教授埃裏克-布萊恩約弗森是支援智慧技術發展的,他認為,智慧化機器的發展絕對會給勞動者帶來好處:

  埃裏克-布萊恩約弗森:無論是工業化革命還是資訊化革命,我們都能看到技術的創新,會讓勞動者實現更高的生産力,創造更多的財富,我覺得毫無疑問,這些智慧化機器的發展絕對會給勞動者帶來好處。

  國際勞工組織負責政策事務的副總幹事何塞-曼紐爾-薩拉薩提出反駁,智慧化機器並不是會給工人帶來福利,而是導致了更多失業:

  何塞-曼紐爾-薩拉薩:智慧化機器並不是會給工人帶來福利,而是導致了更多失業,很多技術代替了工人,擁有很多技術的工人,現在這些工人的數量反倒變少了,一般的工作很容易被自動化,也就是説,你會被機器人所取代,你的工作就沒有了。大部分工人現在是非技能工人,做的都是普通、常規的工作,這並不是説要否認新的技術也會帶來新的就業,確實,我們身邊有新的就業産生,但還不足夠快來彌補這些非技能工人失業的情況,尤其是我們想一下新一代就業人員,比如青少年失業情況,我們看一下印度班加羅爾的情況,機器取代了上百萬的工作,印度有六億多人生活在貧困線之下,他們並沒有在很快的時間內享受到技術的進步。

  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人機交互學院的主任賈斯汀-卡塞爾則認為,不必擔心智慧機器會給我們帶來災難,只要我們謹慎地進行選擇:

  賈斯汀-卡塞爾:今天在辯論的時候我們應該考慮一下這個動議的反面,也就是説,智慧機器是否會讓勞動力更加糟糕,如果真的有這種可能性,那我們就不應該繼續開發這些智慧機器,我們可以把自己的電腦關掉,把自己的智慧手機關掉,但你是做不到的。我們作為技術人員,作為市民,我們要去投票支援哪種人工智慧的技術是我們想要的,也就是説,是人與技術的結合,如果參加了幾天之前關於機器人的討論就會知道,有一位嘉賓提到了最新一代的機器人,這種機器人是可以與人合作的。

  上午的達沃斯論壇還有一個鐘頭活動,幾位企業家在一起討論中國是否會成為下一個創新型國家。招商銀行前行長馬蔚華,安永全球的董事長溫伯格,清華控股董事長徐井宏,領英中國區總裁沈博陽對於中國在未來的創新前景,尤其是網際網路方面的創新都表達了樂觀的看法。

  馬蔚華説,一個企業家也好,銀行家也好,不管這個企業有多久遠的歷史,這個企業家,這個CEO董事長,他心態要年輕,要有好奇心,要有新鮮感,要有想像力。而這種想像力來源於他跟這個時代共同前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