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省建立完善防震減災體系

  • 發佈時間:2014-09-12 08:32:57  來源:雲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 朱丹) 魯甸6.5級地震發生後,我省快速啟動地震災害救助各項措施,第一時間對人民生命財産進行救援,穩步推進災後重建工作。一方面,我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另一方面,長期以來我省高度重視防震減災工作,建立完善防震減災體系,不斷提升防震減災能力,在大災面前再一次經受住了考驗。

  “雲南地區地質構造運動強烈是造成地震多發的最基本原因。”魯甸地震後,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主任潘懷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雲南處在地質構造運動很強烈的青藏高原東南緣,是地震多發的最基本原因。數據顯示,僅2008年以來,我省境內發生或鄰區發生影響到我省的破壞性地震就有15組,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

  在自然現實面前,防震減災只能靠“人努力”,主動而為。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時刻把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産安全放在首位,高度重視、高位推進防震減災工作。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客觀研判,發揮人的最大主觀能動性,科學解決問題。

  防震減災工作重在“防”的體系構架和“減”的能力建設。雲南各地各相關部門,認真做好地震發生的前、中、後不同時期各項相關工作,狠抓防震減災規劃、地震監測預報、地震災害預防、地震應急救援、地震災後過渡性安置和恢復重建,努力將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減到最低。

  2008年以來,我省把防震減災工作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省政府提出從2008年開始,計劃用5年時間,籌措100億元左右資金,把“全面推進防震減災10大能力建設”列入全省重點督查的20項重要工作內容;2011年9月1日《雲南省防震減災條例》公佈施行,將我省防震減災工作引向深入。

  從2008年到2012年,全省共投入210億元進行防震減災能力建設。從2013年至2017年,根據形勢的變化和新要求,省財政每年安排不少於2億元資金投入10項重點工程建設,加強重要和關鍵領域的防震減災能力基礎建設。

  目前,我省地震監測預報體系和監測臺網初具規模,監測預報實現地震觀測數字化,資訊傳輸網路化;地震監測網點佈局更加合理,群測群防隊伍穩定發展,地震活動規律認識有所深化,地震短臨跟蹤初見成效;地震監測整體能力達到2.5級,重點監視防禦區和人口稠密地區達到1.5級;地震“3要素”速報時間由15分鐘縮短為10分鐘以內。

  全省地震應急救援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省委、省政府專門成立了減災委員會,16個州市、129個縣市區基本形成了省、市、縣、鄉4級綜合性應急救援網路體系。目前,全省已成立專業應急救援隊伍2449支、94826人;組建應急專家組75個、2261人;發展應急志願者7萬餘人;民政災害資訊員隊伍達1.5萬人……經過多次地震檢驗,我省已基本具備6級地震綜合應急救援能力。

  在救災物資儲備方面,目前,全省救災物資儲備可滿足安置近60萬人的救助需求。一旦災害發生,受災群眾可在12小時內得到基本生活救助,部分重點危險區可在6小時以內得到救助。此外,糧食、供銷、石油、醫藥等部門建立了物資專業儲備制度和基本生活用品緊急採購機制。

  我省還將農村危房改造與地震安全工程整合實施,提升城鄉建、構築物抗震水準和公共設施抗震能力。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投入資金128.87億元,拉動完成建設總投資608億元,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224.477萬戶,受益人口達1300萬人。同時,抗震設防要求監管得到加強,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超額完成階段任務,減隔震技術應用成為全國示範,在近年來發生的多次中強地震中經受住了考驗。

  從現在起到2020年,我省將經歷一個強震活躍期。我們無法揣測大自然的無常,卻一定要盡“人事”,做好防震減災工作,用科學的方式保護人民的生命與財産安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