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刷手機,離我們有多遠?

  • 發佈時間:2014-09-12 03:32:1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9月10日淩晨,蘋果正式發佈了萬眾矚目的iPhone6。蘋果在發佈會上宣佈:新一代的iPhone將配備NFC晶片,加入“蘋果支付”的功能。用戶只要將iPhone貼近讀卡機,同時將手指按在手機指紋識別感測器上,就可以完成支付。完成付款後,手機會發出輕微震動,讓你知道讀卡機已經成功讀取付款訊息。據悉,蘋果表示正在加緊合作,今年10月將正式開啟“蘋果支付”服務。

  所謂NFC是近場通信技術的簡稱,它是一種短距離的高頻無線通信技術,可實現電子設備之間可非接觸式的數據傳輸。移動支付是NFC技術的一個核心應用。蘋果涉足NFC領域,在引起眾多“果粉”熱捧的同時,也讓許多業內人士紛紛表示:NFC市場或許將迎來春天。

  不溫不火的國內市場

  儘管NFC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在國外已經相當普及,但比較而言我國市場的發展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且在國內該項技術主要被用於移動支付。

  根據市場研究和企業綜合資訊服務提供商中商情報網提供的報告顯示:我國NFC用戶使用習慣仍然處於原始狀態。主要原因在於,目前國內用戶的金融IC卡非接觸使用習慣尚未形成,用戶很難直接過渡到用手機進行近場支付。

  根據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移動支付全年交易規模有望達到3850億元,用戶規模有望達到3.87億戶。但此交易量主要來自遠端支付,對於可以真正實現“刷手機”消費的近場支付而言,其發展速度和規模明顯遜於前者。“到目前為止,消費者還是願意從口袋中拿出錢包而不是智慧手機。”中商情報網袁健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説。

  一直以來,相對於用戶難以培養的使用習慣來説,NFC産業鏈上的各方也未能實現NFC移動支付領域的突破。

  就運營商來説,在過去幾年裏,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都不同程度地向NFC發起衝擊,然而結果並不盡如人意。三大運營商向NFC發起的最近一次衝擊是在去年。去年7月,中國移動在北京地區聯手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推出了“移動NFC手機一卡通”應用,持中國移動SIM卡的用戶可刷手機乘公交或地鐵。緊接著兩個月後,中國聯通則在國際通信展上高調發佈了手機錢包,合作夥伴包括多家主流金融機構,以及數家手機廠商。但電信運營商的NFC業務推出近一年時間,市場表現平平,進展相當遲緩。

  就設備生産商來説,手機終端的普及也存在問題。截至今年上半年,NFC智慧手機的普及率還不足40%。數智國興資訊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韋天貴告訴記者:“雖然對於運營商等行業內部和部分高校來説,NFC手機的普及率較高,他們的使用習慣也已經養成。但是,相對於整個大眾市場來説,這部分人所佔的比例實在是少之又少。NFC手機終端還未滲透到普通用戶中去。”

  就銀聯方面來説,韋天貴表示:“銀聯的受理環境以及真正應用NFC手機刷卡的場合的升級改造正處於初級的啟動階段,至少還需要1—2年的時間來過渡。”可以説,距離NFC支付感應終端的普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最難的是各方利益的平衡

  在NFC的産業鏈中,主要涉及到的利益方就是銀聯、運營商和設備提供商。“NFC支付在國內能否順利推廣,關鍵在於能否實現合作共贏。”袁健教授告訴記者。

  據介紹,銀聯主要是為非接觸式移動支付平臺建立一套完整、靈活的安全體系,從而保證用戶支付過程的安全通暢;設備提供商主要是提供手機終端和讀卡器終端;運營商主要負責提供移動網路和搭建非接觸式移動支付平臺;商家為用戶提供豐富的應用,吸引用戶為應用支付各種費用。

  當前,各方為了推進NFC産業的發展,紛紛採取了多項措施。但很多措施都是基於自身利益的“單打獨鬥”,鮮見各方融合發展的案例。韋天貴告訴記者:“當前各方在産業鏈中的定位都沒有達到一個融合的狀態,它們都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而各自為營,沒有行業的標準或規範。只有融合推進才能夠讓NFC産業高速發展。”

  以NFC支付中最重要的環節可信服務管理(Trusted Service Manager,簡稱TSM)為例。TSM是為了滿足當前移動支付的現實需要而定義的平臺和卡,是NFC産業鏈上的戰略要地。NFC的應用必須是通過TSM平臺來進行,它控制了NFC卡的存儲空間、密鑰系統、生命週期以及一系列應用的發佈。“當前,銀聯、運營商和某些手機廠商都在做各自的TSM平臺,都試圖通過掌控TSM平臺而達到在産業鏈中的強勢地位。”韋天貴告訴記者。

  儘管各行業都希望在移動支付領域獲得優勢甚至主導地位,但以往“大包大攬”、“上下游通吃”的經營模式,在移動支付時代註定是行不通的。這也正如袁健所説:“發展過程雖然面臨眾多問題,但NFC支付是未來移動支付的趨勢,市場前景良好。而NFC支付的推進,最大的阻礙和困難就是各方利益的平衡,這需要各方相互協調,逐漸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

  可喜的是,在融合方面,中國移動已經率先做出了典範。中國移動推出依託NFC技術的支付類産品“和包”後,將招商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以及一些城市銀行都納入了該TSM平臺體系中,和金融集團合作以期達到共贏。

  NFC支付,或將迎來爆發性增長

  2013年是NFC手機發展的元年,2014年則被稱為NFC的爆發年。“今年,中國移動會在全國發佈1億部NFC手機,未來運營商所發佈的所有的4G手機,NFC都是標配。到明年,預計NFC手機的佔有率將達到50%。”韋天貴表示。

  NFC因其具有的天然的安全性和連接的快速性而被多數業內人士看好,他們對NFC的未來發展都持有樂觀的態度。首先,NFC晶片的價格已經在逐步降低,為NFC功能的普及降低了門檻。其次,NFC技術受到了國外各個領域巨頭的支援,NFC技能論壇包括手機生産商、電信運營商、金融機構和軟體開發商等。手機生産商包括蘋果、三星、諾基亞、LG等國際知名品牌,電信運營商有T-mobile、sprint等,金融機構有維薩等,軟體開發商有現在的谷歌以及剛剛加入NFC戰場的蘋果等。

  在國內,NFC産業鏈各方也都採取了多項措施推進NFC移動支付的發展:中國銀聯開展了POS非接功能的改造,截至2014年6月,全國“閃付”終端達到360萬台,可支援金融IC卡和NFC手機的支付受理;中國人民銀行于3月19日下發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手機支付業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叫停二維碼支付的同時,鼓勵銀行拓展NFC手機支付應用;中國移動宣佈每台支援NFC終端補貼30元,同時4G卡發行NFC-SWP卡;中國電信宣佈2014年發行2000萬張NFC卡,4G終端標配NFC等。

  專家認為,雖然各方都採取了積極地態度對NFC支付進行了扶持,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種推進方式還是以各自利益為主導,而其中的博弈是會長期存在的。實現融合、共同推進才是未來NFC移動支付市場發展的要務。

  另外,廣受人們關注的蘋果涉足到NFC支付領域,也讓人們對NFC的發展普遍看好。袁健認為,以蘋果的品牌號召力,將吸引國內廣大中小手機廠商加入到NFC陣營中來,將給NFC市場的發展帶來新一輪爆發性增長。更為重要的是,蘋果的6億全球iTunes用戶數據庫已經與信用卡賬戶掛鉤,且蘋果正與信用卡公司維薩、萬事達和美國運通建立更緊密的關係,以全面進軍移動支付市場。目前蘋果已擁有包括iBeacon位置服務、NFC支付工具、指紋識別、APP運營平臺以及用戶賬戶體系在內的完整的支付閉環。

  可以預計的是,在蘋果開始支援NFC之後,憑藉其龐大的用戶群體和強力的生態圈,將會為以往疲軟的NFC移動支付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或許,NFC移動支付的爆發性增長已經為期不遠了。正如蘋果CEO庫克所説:“支付的時間到了,我們的目標是要取代你的錢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