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蘋果“變調”30年
- 發佈時間:2014-09-10 21:08:42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舊金山9月9日電(記者徐勇)同一場合,間隔30年,美國蘋果公司發佈新産品。
加利福尼亞州北部城市丘珀蒂諾的弗林特表演藝術中心,蘋果公司現任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9日提及,30年前,該公司已故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在這裡發佈第一代個人電腦,名為“麥金托什”,得名于一個蘋果品種。
30年後的這一天,庫克發佈兩款新的智慧手機,以及手機支付計劃和蘋果智慧手錶。
喬布斯的發佈與庫克的發佈,依技術尺度衡量,孰輕孰重,不言自明;依産品收益衡量,是另一回事。
30年前,喬布斯所創企業名為蘋果電腦公司;如今,“電腦”一詞已從公司名稱裏消失,個人電腦不再是這家企業的“旗艦”産品。
30年前,蘋果電腦公司的徽標是一個彩色圖案,形象而“前衛”;如今,徽標形象依舊,色彩盡去,少了一些層次,多了一些抽象意味。
這些改變,或許只是淺層表像,不足以説明蘋果公司的變遷。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在個人電腦崛起的時代,蘋果公司的競爭對手是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兩家企業分別制定技術標準,分別堅守一塊産業陣地。
在那個年代,技術創新滲透進製造業,從開發到生産形成完整的産業流程,美國實體經濟份量因而重於虛擬經濟份量。創新者即創業者,創業繼而守業,是經濟界的一種風氣。
不知道始於什麼時候,美國經濟轉而由金融主導,虛擬經濟因而盛行,創新以創業為導向,而創業以變現為目的。
蘋果一度難以為繼,喬布斯離開自己所創企業又復返。
他扭轉頹勢,切入點是蘋果不再專注電腦,而轉型為消費電子開發商,從iPod音樂播放器到iPhone手機,再到iPad平板電腦,産品和品牌經營屢創輝煌。至於製造,則大多交由他人在他國完成。
這種“變調”,造就蘋果這些年的商業成功。
只是,商業成功並非沒有代價,不是總能複製,或許難以持久。
美國以外國家的企業,尤其是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企業,若能從蘋果公司歷程中汲取經驗,理應避免短視、立足長遠、踏實進取,堅守實體地位、著力技術創新、維持製造能力。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