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車票“搶光”實則被限售

  • 發佈時間:2014-09-10 07:36:56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十一前夕搶票高峰來襲車票瞬間“被秒”遭質疑

  隨著20天預售期到來,“十一假期”以及假期前夕搶票大戰已經打響。昨日,記者從一些瀏覽器廠商了解到,儘管今年他們仍打出“一站式搶票”、“搶票不如約票”等噱頭招徠用戶,但據用戶反饋,火車票依然難買,有些票剛一放出就已經無票。有內部人士説,“十一假期”前夕部分鐵路熱門車次出現一票難求的原因,跟12306實行的區間限售政策有關,消費者守著放票時間刷票卻瞬間“賣光”,一部分是預訂車次在限售區間內沒有放票或極少放票。有業內人士質疑區間限售政策既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諸多不透明的地方。

  本報訊 (記者薛松、索冬冬)不少旅客反映,為了十一假期順利出行,往往不得不多花錢,購買從始發站到終點站的高鐵車票,然後在中途站提前下車,為此要多支付數十元到上百元車費。

  區間限售政策

  被指不透明

  為何12306實行區間限售政策呢?此前12306官方的對外解釋是“棄短護長”,有業內人士表示,在需求高峰,運力不足的情況下鐵路部門會控制限售,一些長途列車也是優先保證長途旅客回家,在平時也會根據市場情況放開限售區間。

  該人士舉例稱,消費者在12306買票,剛一到放票時間刷新就發現目標城市的車票瞬間“賣光”。事實上,除了一部分是被搶光,還有就是預訂車次在限售區間內沒有放票或極少放票,網上放票也有一系列的放票規則。

  對於上述説法,業界眾説紛紜,既認為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質疑其有諸多不透明的地方。

  不少人質疑:限售真的讓更多長途旅客買到票了嗎?還是成了間接謀取利益的手段?到底應不應該優先保證長途旅客的購票權,還是按照“先來先得”的順序發售?

  也有人士認為,鐵路總公司本身也是企業,有一定的經營自主權,但是鐵路運輸帶有自然壟斷屬性,涉及公眾利益,自主經營權應該受到限制。就火車票區段銷售的做法而言,並非完全不可為,通過區段銷售引導乘客合理選擇出行方式、實現運力資源更優化的配置,關鍵在於,區間限售的政策應該做到透明和合理。

  一家搶票軟體公司人士説,怎樣限售、限售比例多少需要有科學合理的依據,這些是技術問題,可以通過統計分析歷年數據而確立更準備的範圍,避免以保障長途旅客權益之名、謀取自身利益最大化。

  對此,一些瀏覽器公司趁機在今年十一期間推出 “搶過路站車票”功能,希望借用突破“區間限售”的做法來吸引網民安裝使用。

  質疑:

  限售的時間段不透明。有時候不是出行高峰期,為何依然有限售存在?

  限售的票數和政策依據不透明。比如長途旅客和中間站旅客的比例是多少?給中間站預留的票數是多少?做出限售的依據是什麼?旅客們並不清楚。

  名詞解釋:

  區間限售即鐵路系統在諸如春節、國慶等運輸高峰期間,以“優先保證長途旅客出行”為理由,而對去往過路站的旅客採取的車票限售政策:例如城市A(起始站)-城市B(終點站),城市C是AB之間的過路站,去往C站的旅客極有可能受到“區間限售”影響而一票難求。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