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德拉吉豁出去了

  • 發佈時間:2014-09-08 19:34:41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楊舒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地時間9月4日,歐洲央行舉行例行貨幣政策會議,歐央行行長德拉吉宣佈:從9月10日起下調利率,並在10月實施購買資産抵押債券(ABS)的長期再融資操作。

  此前,少有機構能想到德拉吉會“放水”。目前,外界將其視為歐元區全面進入“寬鬆時代”的標誌,部分機構甚至認為,歐版量化寬鬆已經祭出。

  時勢所迫寬鬆加碼

  一週前還在全球央行年會上對歐版量寬三緘其口的德拉吉,一週後一套“降息+資産購買”的寬鬆組合拳卻將整個市場打傻眼了。

  例行貨幣政策會議宣佈自9月10日起歐元區所有利率全部降低10個基點:其中基準利率(主要再融資利率)降至0.05%,隔夜存款利率降至負0.2%,隔夜貸款利率降至0.3%。之後,德拉吉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歐央行將從10月開始購買資産抵押債券,並在10月2日發佈關於資産購買的進一步細節。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歐洲所副主任姚鈴分析,調低利率,是歐央行利用傳統貨幣工具降低貨幣管理和使用的成本,敦促更多貨幣流向市場的手段。考慮到經過前一輪降息後歐元區利率已在寬鬆低位,理論效應業已發揮,因而在此基礎上無論再降10個基點還是15個基點至零利率,對解決歐元區通縮問題都是杯水車薪,更多的還是對外釋放一個寬鬆的信號,助推市場投資意願。

  相比之下,10月實施的購買資産抵押債券更值得玩味。

  此前,歐央行之所以在歐版量寬問題上遲遲不鬆口,姚鈴表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法律上歐盟條約禁止使用貨幣手段直接為政府融資,歐版量寬與此有明顯衝突;二是歐元區成員國水準發展不均,德國等並不希望給重債國“買單”。“購買資産抵押債券正是歐央行繞過成員國主權債直接向實體經濟注入流動性。”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副所長王朔指出。他進一步解釋,購買資産抵押債券通俗講就是歐央行拿錢直接去企業購買債券,其實效果已經相當於執行量化寬鬆,只不過債券購買範圍沒有擴展到主權債務。而促使歐央行下決心大膽祭出“小”量寬的原因,無非是8月又惡化的歐元區經濟數據。

  數據顯示,8月歐元區國內生産總值初值同比增長0.3%,與預期持平,低於前值0.4%。通脹數據創2009年10月以來新低,同時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也創出13個月新低。

  不差錢結構改革是關鍵

  “量寬”“刺激”“注入流動性”,這是今年歐元區復蘇放緩後,最常聽到的市場建議,可歐元區真的“很差錢”嗎?王朔就直言,歐元區其實“不差錢”。他指出,歐元區大部分資金都集中在銀行和國債市場,“出不去”也“不想出去”。

  一切要從所謂的銀行“惜貸”説起。王朔表示,理論上由於歐元區增長前景不確定,商業銀行對風險評估更加謹慎,企業發展難以拿到資金。拿不到資金,生産困難,經濟沒有增長,歐元區復蘇更加疲軟,這是一個惡迴圈。在此背景下,在購買資産抵押債券之前,歐央行先期執行了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激勵銀行向企業貸款,進而刺激經濟增長。

  王朔稱,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確實讓部分銀行不再“惜貸”了,但在疲軟經濟和消費下,企業擴大本土生産投資的意願又怎能強烈,“銀行願意給,企業還不願意要呢”,大量的資金仍囤積在銀行,刺激流出的資金也進入了海外投資、收益更穩定的國債市場,而非實體經濟的增長。

  數據顯示,6月歐央行推出所有寬鬆政策後,西班牙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跌至2.607%,竟低於同期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2.608%,這創下西班牙國債收益率歷史最低水準。王朔認為,這顯示資金蜂擁而入已達到不理性的程度。

  因而,此次歐央行選擇了實施購買資産抵押債券。王朔説,儘管直接向企業注入資金能否真正激活生産也無法確定,可至少能在歐央行層面確定資金流向,不花“冤枉錢”。

  歐洲央行宣佈降息和德拉吉講話後,歐股盤中走強。截至北京時間9月4日21時30分,歐元對美元匯率下跌1.1%至1.3,創14個月以來新低。歐元區斯托克50股指上漲1.15%至3255.91點,德國DAX指數上漲0.47%至9672.14點,法國CAC40指數上漲1.16%至4473.36點。“股市上漲是資金流入實體經濟的表現,而不是國債市場的火熱。”王朔説,“不過,想要歐元區重新回到去年底展現的順利復蘇通道,一方面需要解決烏克蘭帶來的地緣政治問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歐元區內各國要儘快完成結構性改革工作,依靠貨幣工具終是‘治標之策’。”

  記者手記

  ABS是不是QE

  歐洲央行貨幣政策會議決定10月實施購買資産抵押債券(ABS)的長期再融資操作,這給市場出了一個難題:購買資産抵押債券能否定義為全面歐版量化寬鬆政策?

  如果將量化寬鬆政策定義為央行購買政府債券,那麼歐央行沒有進行量化寬鬆;如果量化寬鬆可以寬泛認知為央行對任何未經對衝的資産進行採購,那麼帶有“政府購買”“債券”的關鍵詞的購買資産抵押債券就是市場一直期待的歐版量化寬鬆。

  對此,受訪專家意見也不明確。再翻看歐央行貨幣政策會議後各大媒體報道,多數媒體還是傾向用“寬鬆時代”“再寬鬆”或“加碼寬鬆”等模糊術語一筆帶過,少數直接使用到“量化寬鬆”字眼的報道,比如新華網先後轉載的兩篇關於歐央行貨幣政策會議報道的題目分別是《經濟疲軟,通縮逼近,歐央行再降息,歐版QE下月推出》和《降息加QE歐央行“無奈”將寬鬆進行到底》,也未能在歐版量化寬鬆問題上形成共識。

  綜合考量下,一份來自德意志銀行的報告或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一週前公佈的德意志銀行報告預測,歐央行會在當地時間9月4日公佈購買資産抵押債券計劃,其分析師在該報告中將購買資産抵押債券更進一步定義為“私有部門量化寬鬆”,而將歐央行購買政府債券稱作“公共部門量化寬鬆”。

  至於量化寬鬆,迄今沒有全球統一定義,多數市場人士認為是指央行不加對衝地購買任何類別的資産,並將其納入央行資産負債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