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族身體素質下滑嚴重 體育進高考阻力仍很大
- 發佈時間:2014-09-07 09:25: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9月4日,教育部公佈了高考改革方案,這是我國恢復高考之後對高考制度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不過,近幾年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學生體質和學校體育問題,在此次高考改革中幾乎沒有體現。記者近日採訪的多位業內專家均認為,在我國學生體質狀況持續下滑和學校體育工作長期不受重視的現實情況下,儘管難度很大,體育進入高考卻是實質性改變這一狀況的唯一齣路。
學校體育的地位只能通過高考體現
就在教育部公佈高考改革方案的3天前——9月1日,全國各級學校迎來開學,據《工人日報》報道,北京東城區某重點中學的開學典禮上竟有5名學生暈倒。9月1日當天清晨,北京的天氣並不炎熱,而且該校的開學典禮只進行了半個小時左右。在這樣的條件下,學生都能暈倒,體質之差可想而知。
學生站不住、跑不了,稍微運動量大一些就嘔吐、暈倒,對於大、中學校的教育工作者來説,這類現象已經見怪不怪。中國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的持續下滑在2007年引起了國家高度重視,中央出臺“7號文件”,要求5年內使我國學生體質狀況明顯改善。但由國家體育總局、北京體育大學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今年8月聯合發佈的《中國群眾體育發展報告(2014)》顯示,到2013年,我國學生體質狀況並未根本好轉。
即便是在中央出臺文件,社會各界對學生體質狀況高度關注的情況下,7年過去,我國學生體質狀況仍然堪憂。學校體育專家、北京師範大學體育學院院長毛振明認為,“因為體育在學校教育中始終擺在不正確的位置上。學生體質已經差到了如此地步,有人對此很關注、很擔憂、很著急,但還有很多人對此一點也不著急,他們關注的只是學生的分數、能上什麼樣的學校。”
這也是毛振明極力支援體育進高考的原因,“關於體育進高考,我過去也曾有過疑問,但現在堅決支援,理由只有一個,就是只有體育進了高考,廣大家長和學校才能真正重視孩子的體育鍛鍊和身體素質。”
“高考類似于古代的科舉,體育很難作為高考的內容。但我支援體育進高考,因為這是體育的地位考試。”毛振明表示,不進高考,體育在中國的學校教育體系裏很難改變現在的弱勢地位。“如果體育能進高考,不管是10分、20分,還是30分、50分,那部分現在對學生體質不著急的人一定會著急。”
然而,一旦體育進了高考,無疑讓學校體育也走上了“應試”道路,同時,學生和家長也會認為,體育考試會進一步加重學業負擔。
依靠辦學理念的理想方式難落實
理想的方式是不用高考就能讓學校、家長和學生都重視學校體育,但這取決於校長的辦學理念。北京育英學校原校長、現黨委書記嚴華表示,“一名校長如果真要把孩子的健康成長和長遠發展作為學校第一要務,不管高考怎麼考,有沒有體育,都要注重孩子的身體。”
而只要校長的辦學理念是注重孩子身體素質和全面發展的,絕大多數情況下,家長最終不會不予支援,“比如我們學校讓孩子練手倒立,家長一開始也是反對聲一片,但後來理解了學校的意圖和看到孩子的積極變化,變成了一致支援。”嚴華表示,“現在大學生跳樓的、體質不佳的那麼多,孩子的身心不健康,就算他們沒有輸在起跑線上,但連終點都跑不到,那樣的教育又有什麼意義?”
“對家長教育觀念的引導很重要,這主要靠學校和社會的引導。但現在很多地方都是高調宣傳、獎勵高考狀元,對一個學校的評價都是基於高考升學率,這種引導機制就是錯誤的。德如草、民如風,你推崇和引導什麼樣的教育理念,老百姓就會有什麼樣的教育觀念。”
“從學校來説,現在教育部門對學校體育的要求已經不少了,比如每天鍛鍊一小時,增加體育課時,不得挪用體育課時等,但關鍵是沒有監督。”嚴華表示,“如果現在教育部門要求的各項體育工作能夠落實,學生體質狀況肯定會有較大改觀。但現在主要靠學校的自覺性去做這些事,還有很多學校沒有落實。”
《中國群眾體育發展報告(2014)》顯示,在接受調查的1551所學校裏,還有40.8%的學校不能保證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但這些學校並沒有受到任何查處。嚴華表示,“我傾向於對校長問責。”
拒不履行教育部門對學校體育的各項工作、依然以考分和升學率為唯一目標的學校仍比比皆是,因此,希望學校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長遠發展為教育目標的想法,對於當前的中國來説還顯得有些理想化,嚴華也無奈地表示,“如果高考一點兒都不考體育,我覺得對有些人是缺少導向性的。”
體育進高考的阻力很大
高考是個指揮棒,這是中國教育回避不了的現實,南京理工大學動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表示,“有關學校體育的文件再多,只要高考不考體育,很多學校、老師和家長就不會對體育買賬。”
“用體育高考來強迫學生參加體育鍛鍊,肯定不是一個好方法。”毛振明表示,這也是他曾經不太認同體育進高考的原因,“仍然是用‘應試’的方法去提升全社會對學生體質、學校體育的關注度。但在大多數學校和家長不注重學生身體、甚至在毀壞學生身體的環境中,體育考試的不合理性或負面效果,肯定比學生體質不斷下滑的結果好。有關體育考試的公平性、體育考試是否強化了應試教育、體育考試的幾個規定項目能否代表體育等問題,相比起遏制全民族身體素質下滑的現狀,都是小問題。”
當已經沒有更合理、更理想的辦法去改變學校體育長期不受重視的弱勢地位時,“以毒攻毒”可能就是唯一的辦法了。但真正實施體育進高考,一定會有很大難度。
2011年,山東省曾提出在2012年高考中增加體育考試,體育考試成績計入高考總分。一時間,山東體育進高考的動向引來全國關注,也引起了該省考生、家長和學校的諸多爭議。不過,提出體育進高考政策的山東省副省長黃勝在2012年被“雙規”,隨即山東省宣佈,體育進高考的政策被廢止。毛振明表示,“此事從一個層面反映出,體育進高考的推進阻力非常大。這就像是當年體育進中考一樣,沒有教育主管部門和分管教育的地方最高行政領導的強力推進,體育進中考當年也不可能突破外界的層層阻力。當除了納入高考外,再也沒有別的方法可以改變體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弱勢地位時,最終還是不得不用這個一劍封喉的辦法”。
專家支招高考如何考體育
對於體育進高考的實施辦法,毛振明和嚴華的建議均是倣照中考體育,設立幾個考試項目,如長跑、引體向上、仰臥起坐等,考試分值不應過高,在30~50分之間。
王宗平提出的辦法是將體育作為選考項目,與物理、化學、歷史、地理、政治和生物等科目一樣,即成為3+X中“X”的一個科目。
“將體育作為選考科目,可以規避目前體育進高考備受質疑的幾個問題。”王宗平表示,“首先,不用全部學生都考,那麼,體質確實很差包括身體有殘疾的學生可以選擇不考;其次,不會增加學生負擔,甚至有利於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因為對於可以考體育的學生來説,他們用在體育鍛鍊上的時間,通常比他們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少得多。第三,體育進高考可以只考長跑,跑步是運動之母,長跑能力體現一個人的心肺功能,這是衡量人體健康極為重要的指標。長跑成績採用電動計時,不受人為干擾,考試結果完全是客觀公正的。”
依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的成績均有對應的考試分值,王宗平表示,根據他的調查,學生長跑成績的總體分佈大致呈現棗核型,“得高分不易,不及格的也很少,大多數人在及格到90分之間,對大多數學生來説,經過鍛鍊之後,取得較為理想的考分都是可以實現的。”
不同於體育特長生考試,參加體育選考的學生不表示對他們的文化課學習降低要求。對於不參加體育選考的學生來説,他們也仍然要上體育課、參加體質測試。就像高考不考物理、化學的考生也要上物理、化學課,成績也要合格一樣。
王宗平表示,“體育如果能夠成為高考的一個選考項目,與物理、化學、歷史和地理等科目平起平坐,將徹底改變以學習成績為考生唯一評價標準的社會價值觀”。
無論是像中考一樣體育在高考總分中佔30~50分,還是像王宗平提出的體育選考方案,都表明,體育不納入高考範圍,學校體育實難改變現有地位。
雖然體育進高考存在弊端,比如,對於學生來説確實是使其帶著功利目標去參加體育鍛鍊,但至少學生要比過去有時間、有機會參加體育鍛鍊,為了考試而運動與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並非不能共存。毛振明表示,“從體育老師來説,體育考試考長跑,如果老師就只讓學生練長跑,這是非常不稱職的表現,很多體育活動都能達到長跑鍛鍊效果,為什麼不能讓學生參加多種多樣的、好玩的、有樂趣的體育活動?”
王宗平表示,體育進高考只是為了改變體育在中國學校教育體系中的弱勢地位,一旦中國社會的體育氛圍形成,學生培養運動興趣、養成運動習慣受到重視,體育就可以隨時退出高考。
本報北京9月6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