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維族商人:讓人們喜歡生産線上的瑪仁糖

  • 發佈時間:2014-09-06 20:0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烏魯木齊9月6日電題:維族商人:讓人們喜歡生産線上的瑪仁糖

  中新社記者肖欣

  6日是第四屆中國—亞歐博覽會的最後一天,麥麥提·薩烏爾改變了馬上回和田的計劃,要在烏魯木齊多逗留幾天,“還有十幾個客戶邀我談合作”,他告訴中新社記者,展會期間簽了幾個合同,拿到每月生産8噸瑪仁糖的外省訂單。

  “沒想到!”麥麥提感慨,“一萬塊錢的展位費,加上機票、住宿,花這麼多錢值不值?這些錢得賣上好幾百公斤瑪仁糖呀。”剛接到參展通知時他還猶豫,現在他卻著急了,回去要趕緊加開一條生産線,“不然合同多了做不過來,簽了合同,供不上貨可不行!”

  麥麥提帶來的瑪仁糖像糖果一樣,一口一個的大小,包在小包裝裏售賣,一公斤幾十元人民幣的定價。

  和很多南疆手藝人一樣,麥麥提家傳製作瑪仁糖手藝,他和父親曾十幾年如一日,在家做好瑪仁糖,推車到街上、夜市叫賣。不過自從到烏魯木齊上學,開了眼界,麥麥提開始琢磨,瑪仁糖是好東西,怎樣能讓這傳統手藝被市場認可?

  兩年前,他終於找到機會,天津援建的和田地區策勒縣工業園為當地特色農産品深加工推出補貼項目,麥麥提在工業園內成立公司,把瑪仁糖家庭作坊搬進現代化廠房,他拿到150萬元人民幣的政府補貼,工廠辦起來了,解決了當地140多人的就業問題。

  由於使用核桃、杏仁、葡萄乾等乾果製作,主要原料成本太高,成本降不下來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力,麥麥提説自己被市場“逼著搞創新”,通過農業合作社與50個農戶達成“訂單生産”協議,從農民手上直接買核桃,降低成本保證品質,農民也借此增收。

  亞博會上消費者對瑪仁糖感興趣,讓麥麥提很受鼓舞,“以前我們光生産,沒有參加過博覽會,思路沒有打開,好像就是我們自己的傳統好。看了別人的,發現我們的缺點很多”,麥麥提説,“回去以後得趕緊開發新品種,以後在瑪仁糖里加進紅棗粉,就是紅棗口味,裹上巧克力,就是巧克力口味,還有蜂蜜味,藿香味……”他笑著停不下來,“我覺得現在思路打開啦,把這些搞起來高興得很!”

  麥麥提的創新計劃不止這些。這個月底,他還要到北京參加農副産品博覽會,“烏魯木齊是新疆的首府,還應該到國家的首都去展示一下我們的産品”,他告訴記者,正在辦理外貿進出口業務,希望到中亞國家尋求合作。

  “這是純天然的好東西,是和田的傳統食品,我把好品質關,消費者肯定喜歡吃”,麥麥提幾次重復説。他還特意帶來不久前獲得的“和田禮物”獎狀,“一等獎是玉,我們得了三等獎,也不錯,都是來自和田、來自新疆的禮物”,他放慢了語速很認真地説,“我的願望和目標,就是全國各地都能承認它”。(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