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長城證券張勇:優質資産入市渠道增多致ST股價值下降

  • 發佈時間:2014-09-04 12:37: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財經9月4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在A股市場,“烏雞變鳳凰”的傳奇從來沒有停止,ST股、*ST股一直都是投資者“押寶”的對象,一旦這些公司通過重組“重生”,其帶來的投資收益如同押中高額彩票。時至今日,“再生”股依舊不斷的出現,不過令人驚奇的就是,以往的香餑餑“ST股”不再成為殼資源市場的“寵兒”,而一些長期坐在“冷板凳”上,今年有17個上市公司借殼上市,被借殼的公司主要特徵一般市值是比較小的,平均市值18億元、民企為主、業績低迷、股價不高等,但今年有特點與此前不同的是,目前ST股包括*ST股票已經不再是主角。如何看待這一現象?長城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兼首席諮詢師張勇對此解讀。

  經濟之聲:與過往殼資源常常是ST股唱主角不同,在近兩年借殼重組的案例中,特別是今年,ST股鮮有出現; 今年的17家公司僅有*ST賢成 一家,為什麼烏雞變鳳凰的故事如今不見了?

  張勇:其實新一任的領導上任以後,應該説在大力推進多層次資本項建設,導致原有的殼資源價值或者説原有的績差股、垃圾股的殼資源價值下降。那麼多層次資本市場我們看一下到底哪些,現在有主機板、有中小板、有創業板還有新三板,不僅如此在原有的基礎上並購重組綠色的通道進一步打通,通過簡政放權很多以前煩瑣的審批程式已經進一步被放鬆。所以我們看到前面有個盛況200多家上市公司同時停牌,進行重組,實際上這樣來看,由於以往重組的審核流程太快、太慢,審核太嚴導致很多公司被迫借殼上市,現在來看通過簡政放權之後很多公司殼優質資源可以通過並購、重組通過定向增發的方式進入到上市公司來。

  另外,還新開通了像新三板這樣新的渠道。總體來看,優質資産進入到上市公司方式是越來越多,渠道越來越寬,導致原有ST的價值有所下降。另外ST個股多數是債務成本太高,這樣的話大家會有優質資産會有個比較,到底是借ST,還是通過新三板,還是通過定增進入到上市公司呢?渠道寬了以後自然ST的殼資源的價值自然會下降。所以我們看到今年以來,ST再很難出現一騎絕塵,像重演當年很多ST心態的這種盛況很難出現了。

  經濟之聲:您剛才也談到優質資源進入公司的通道多了,方式也多了,您覺得比較好的方式是什麼呢?優質資産一般會看中什麼樣的重組標的?

  張勇:其實我們現在觀察,資本市場現在最火爆是亮點。第一點通過定向增發注入優質資産,現在已經有兩三百家公司今年以來就已經實施了定向增發,其實定向增發無非就是兩種,一種叫做傳統加轉型,傳統主業比如説像鋼鐵、有色、煤炭,傳統加轉型,包括商業零售,通過進入到網際網路領域,傳統加轉型這是一個方式。第二個方式就是説成長股裏面有個低成本的擴張,包括像光伏、新能源包括TMT,生物醫藥他們通過定向增發後的資金之後,在産業內進行一個上下游的整合。

  其實這兩種來看,一種是轉型、一種是産業規模做大。這兩種優質資産,其實目前來看,都是受到市場比較大的歡迎。也有些跨界比較大像影視傳媒很多不沾邊的公司都進入到影視公司中來,但是這種跨度較大的轉型,大家還是相對比較謹慎,雖然短期內連續漲停,但是這個公司轉型後能否成功大家還是抱有比較謹慎。總體上來看,現在並購重組大計正在拉開,200多家公司,同時停牌重組,確實這也説明瞭目前中國資本市場並購這個浪潮正在進一步到來。

  經濟之聲:您剛才也談到確實200多家公司同時停牌等待重組,真是盛況空前,那麼投資人應該説也希望能夠把握住這一類烏雞變鳳凰的傳奇,當然把握起來我覺得難度還是比較大的。您剛才也説了比如説松遼汽車過去做汽車後來也進入傳媒、影視等等又有一些明星大腕持股,股價也是連續上漲等等。這類個股的市場機會應該説把握起來難度非常大,您有什麼建議給投資人呢?

  張勇:其實目前如果真正把握起來真是難度比較大,證監會加強了資訊披露的管理,應該説這些資訊都屬於內部資訊,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或者合規的投資者而言,或者一個合規投資者而言,都很難提前去介入。而且也沒必要這樣打新。但是目前來看轉型的公司有大概幾個特點,第一,公司的主業看不到前途希望,需要轉型。第二大家還有一個概念就是50億概念,就是一般來説轉型盤子比較小的是50億以下市值或者50億附近的重組概率相對高一點。第三點就是説公司的負債不要太重,就是説基本上是一個比較乾淨的殼,這樣的公司重組概率比較大。但是這還是要具體來分析,就是説到每家公司有沒有轉型或者重組並購的可能。

  總體上,我們覺得現在各個行業都有,但是主要還是集中在戰略新興産業上。我們看到近期包括像新能源汽車,包括像光伏,最火爆的就是光伏,都是産業並購的高發區。所以,現在像愛康科技這樣的個股,它們行業的整合正在加速,包括未來的新能源汽車、移動支付、航太軍工基本上這些都是並購的熱門股,大家可以從裏面劃分到幾個細行業再看的話,可能範圍會小很多。

   經濟之聲:確實您剛才再一次提示這個新興産業並購重組的機會,還是非常多的。另外殼要比較乾淨,包括股本有什麼特點,給我們做了個非常細緻的梳理我覺得還挺好的,另外大家也説我們過去會看一看ST股等等,未來是不是ST股並購重組機會基本上就很少了呢?

  張勇:確實,相對來説比較少,以前也有投資者用一種平均概率法比如説投10個ST個股,有一個烏雞變鳳凰,有三、五個相對漲幅比較大,即使有一兩個退市也問題不大,現在這種方法平均投資法,攤煎餅的方法其實目前來看得不償失。相比于其他確定性的重組公司而言,它的這種博弈的成本更高,其實投資者沒必要再冒這樣的險,ST股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立成功,尤其是新三板的推出和並購重組的加速,應該説殼資源價值進一步下降,這種債務負擔比較重,連續虧損的ST個股已經完全,殼資源完全下降之後連博弈的這種潛在收益都會下降,所以對普通投資者沒有必要再去博這樣的ST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