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重磅改革紅利,激活入市熱情

  • 發佈時間:2014-09-04 07:34:44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昨日,滬深股市量價齊飛,雙雙勁升1%,尤其是滬市以2288點的收盤指數創出15個月來新高,而兩市合計超4000億元的成交額則成為近4年來的天量。

  1%的漲幅本屬尋常,但在8月最後幾個交易日指數連跌、眼看前期行情即將夭折之際,滬深股市卻在進入9月份後借助權重“大象”股非同尋常的“起舞”,如有神助般地返身上行,個中深意耐人尋味。“大牛市來了嗎”——一度減弱的市場討論聲現在更響了。

  明顯有增量資金進入

  熊了7年的A股渴望行情,哪怕是階段性的反彈。當這輪行情自6月中旬悄悄啟動後,投資者走一步看一步,但隨著行情演繹至今,越來越多的“異象”引發人們對行情性質的重新思考。而在諸多行情“異象”中,最難琢磨也最振奮人心的,無疑是有著“定海神針”地位的權重“大象”股的屢屢領漲,並挽大盤于既倒。

  昨日讓滬指連續第二天創新高的,就是石化等“大象”股,如中國石化大漲2.2%,漲幅是指數的2倍。“股市成交量也是權重股帶起來的,而成交水準不斷上臺階,説明近期股市的確有增量資金介入。”華泰證券資深分析師張晨華説,需要思考的是,平時無人問津的權重股為什麼重獲資金青睞?這些顯然有備而來的大資金究竟圖的是什麼?

  有人將“大象”股起舞的動因歸結到滬港通的漸行漸近。的確,目前仍有不少同時在內地和香港上市的權重股,其A股股價低於H股,連國際投行高盛都預期滬港通將令A股與H股的股價差距收窄。“滬港通推動了一些股價相對被低估的權重股上漲,但這種提前效應不應被放大,畢竟還有相當多的權重股股價是高於港股的,同樣也上漲了。”華創證券南京營業部分析師呂京寧説。像南京熊貓電子的A股高出其H股近一倍,昨天照樣大漲3.8%。他認為,增量資金流入權重股等板塊,有著更深刻的背景。值得關注的是,新增資金部分來自海外投資者。A股半年報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境外投資者持股市值達1000億元,比一季度末增加了116億元。“境外資金厭惡風險,對投資安全性要求更高,他們增持A股,表明看好A股後市。”呂京寧説。

  改革轉型是牛市紅線

  “黨給我智慧給我膽,千難萬險只等閒。”——這樣豪邁的詩句,出現在了國泰君安9月2日發佈的投資策略報告中。報告所放出“5000點不是夢”的豪言,引起業內廣泛關注。南京證券研究所所長周旭説,這份報告顛覆了傳統牛市的邏輯。“以前市場人士分析牛熊轉折,通常都分析宏觀經濟基本面、貨幣政策走向、週期性行業盛衰等,這份報告則將分析視角轉向改革紅利和經濟轉型。”

  記者注意到,滬指至今累漲12%,可不少投資者仍抱怨“只賺指數不賺錢”,原因就在於被傳統思維束縛住了。“這幾天的連續上漲讓不少人困惑,明明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工業用電量、信貸數據都不理想,可股市卻硬是創了新高。”南京職業投資人郎宏偉説,週期性行業的代表鋼鐵業還在困境中掙扎,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哪敢大膽出擊?

  呂京寧也是“挺牛派”,他認為當前的制度變革,正釋放出更多的改革紅利,本輪行情不排除是新一輪牛市。如,今後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在經營中將逐步走出曾經的“關係網”桎梏,由權力“公關”真正轉向産品、研發、管理為導向的市場攻關,這不僅讓過去一些不必要的經營成本開支轉變為應有的企業利潤,而且將真正實現全社會企業效益的最大化和效率的最優化。所以,堅持市場化和法治化取向的深化改革,也將為牛熊轉折提供保障和動力。而經濟“新常態”,更注重創新驅動戰略,相應地,未來牛市“新常態”也會呼應這種新變化,主流熱點不再是以前的有色金屬、煤炭、鋼鐵、房地産等“金花”,而變為資訊消費、新能源、網路傳媒等新興行業。

  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2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的表態,也讓人聽出“弦外之音”——改革是牛市基石,牛市為改革奠基。

  踩準節拍才能贏大盤

  和判斷牛市來沒來相比,投資者怎麼做才能既賺指數又賺錢更為重要。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即使牛市已露尖尖角,行情也將呈現出權重股搭臺、個股輪流唱戲的格局,賺錢之道在於踩準行情熱點輪動的節拍。

  周旭説,週二週三股市都上漲1%左右,但週二主要是創業板等中小盤股發力,而週三則是權重股挑大梁,這説明以目前滬深股市的成交水準,資金還無法照顧到所有的股票,行情只會集中在局部,並且表現為“風水輪流轉”。“只要權重股穩住大盤的陣腳,投資者可放心地抓熱點股票,那些改革概念和處在經濟轉型風口上的個股有希望跑贏大盤,而那些傳統週期性行業股票目前還是慎碰為宜。”他舉例説,昨天傳媒板塊大漲2.4%,在這輪行情中表現不俗,背後的動力顯然和中央支援傳媒業加快改革、轉型發展有關。

  “大象起舞主力醞釀A股巨變,抱團取暖是最安全、最佳的操作策略。”張晨華建議投資者尋找機構參與度高、主力介入深的個股逢低配置,策略很簡單,就是持股待漲。

  本報記者 吉 強

  連結 >>>

  “激情體”研究報告

  博人眼球

  昨天,國泰君安發佈研究報告《論對熊市的最後一戰》震驚四座,讓投資者瞠目結舌的不僅是對大牛市的夢想,通篇充斥的“激情體”風範更博人眼球。

  其實,報告核心內容用兩句話就可以概括:改革提速跡象明顯,將有效降低“無風險利率”,提升風向偏好。

  但報告卻用奇葩的辭藻渲染:“5年來,一隻大熊橫在通往牛市的路口,吞噬著眾生的財富。這只大熊不是別的,就是過高的無風險利率。中央打虎歸來之後,出手打熊,手握改革利劍,破舊立新,降低無風險利率,提升風險偏好,將開啟一輪波瀾壯闊的大牛市,5000點不是夢”。

  更讓人笑噴的是,報告還引用一首詩為證:“穿林海,跨雪原,氣衝宵漢;抒豪情,寄壯志,面對群山;黨給我智慧給我膽,千難萬險只等閒!”

  如此言辭激烈的報告,你可能認為一定出自初出茅廬的小分析師,然而事實卻是,作者任澤平原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主任。本報整理

  港股恒指

  昨大漲創6年新高

  由於內地公佈的服務業數據向好,香港股市昨日高開37點,隨後一路上揚,股指呈單邊拉升態勢,午後在滬深股市上揚帶動下,突破25000點並持續上升,盤中創下2008年5月以來新高,最高報25325點,收市報25318點,升569點,升幅2.3%;全日主機板總成交1005億港元,是近5個月來最高成交額。

  國企指數漲幅更大,漲3.16%,漲346.38點,報11312.54點,亦創今年新高。香港本地地産股方面,恒基地産受李兆基增持利好刺激,大漲6.18%,收報55港元,股價創下6年半新高。本報綜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