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環渤海煤價13周後首漲下游需求仍疲軟

  • 發佈時間:2014-09-04 01:00:09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王璐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作為煤炭市場風向標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在連續下降十三周後終於出現回升。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獲悉,環渤海地區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報收于482元/噸,本報告期(8月27日至9月2日)比前一報告期上漲了4元/噸。這是連續下跌十三周、累計下跌59元/噸之後的首次上漲。

  而且,從環渤海六個港口交易價格的採集計算結果來看,價格持平的港口規格品數量佔三分之二,價格上漲的港口規格品數量明顯增加,價格下降的港口規格品消失。

  在秦皇島煤炭網分析師李學剛看來,出現這一積極變化的原因是,支援煤炭企業脫困相關政策措施不斷加碼給動力煤市場帶來良好預期,主要發運港口庫存水準逐漸趨向合理對煤炭交易價格的減壓,特別是神華集團提高9月份動力煤銷售價格的積極影響等。

  今年以來,國內煤炭市場供大於求的問題日益突出,今年上半年虧損面已經超過了70%。自7月份以來,國務院、發改委、能源局以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等相關部門多次組織“救市”。

  在不到一週的時間裏,國家發改委連續三次找來煤炭企業脫困工作聯席會議,之後8月底國家發改委再次召集包括五大發電集團、神華集團在內的大型燃煤發電企業負責人召開會議,傳達國務院領導關於煤炭行業脫困的指示精神,並研究煤炭進口相關工作。

  具體幫困措施包括,煤炭行業下半年壓縮産量2億噸;關閉一定數量的煤礦;取消對神華、中煤兩大央企主營業務收入指標考核;對於超能力生産煤炭企業設立黑名單,並和項目審批、融資貸款掛鉤;嚴控煤炭進口,擬對除褐煤之外的進口煤徵收進口關稅等。

  多次會議之後,神華集團和中煤能源相繼宣佈將調減2014年煤炭産量和銷售量。然而,對於“限産減銷”政策到底能真正落實幾分,眾多煤炭企業卻並不看好。

  “這都是姿態性的。他們之前本身港存壓力就比較大,需要這樣做。由於擔心市場被擠佔,很多企業根本沒法做到真正限産。”山西某煤炭集團人士解釋説。

  一位大型電企的負責人表示,由於目前下游需求低迷,除非接下來國家出臺嚴厲的控制煤炭産能的措施,否則國內動力煤價格難以大幅上漲。以江蘇省為例,江蘇省直供電廠8月17日的煤炭庫存總量為825萬噸,日耗43萬噸,煤炭庫存可用天數19天;8月25日,電廠庫存總量下降至771萬噸,日耗也減至38萬噸,可用天數卻上升至20天。

  中宇資訊分析師高原也認為,市場後期將迎來大秦線秋季檢修減少供給、冬儲需求高峰期這兩大利好因素,但今年市場普遍反映形勢差于往年,煤價回升空間有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