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月餅禮盒絆倒,禮品卡接力跑

  • 發佈時間:2014-09-03 14:09:16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秋臨近,各省紀委相繼發佈了“嚴防公款送月餅節禮”等通知,中紀委更在近日決定周周點名通報節前“四風”問題。這再次沖淡了傳統商場、超市及月餅店的生意,並一同攪黃了“倒月餅”黃牛的買賣。

  不過,公款消費節禮的行為仍然存在,只是變得更加隱蔽。今年輕巧的禮品卡搶了豪華月餅禮盒的風頭,多家電商網站悄悄推出感恩代金卡,面值1000元的禮品卡甚至賣斷了貨。這一事件惹網友驚呼:月餅禮盒送不動了,禮券禮卡卻走紅了。

  禮品卡斷貨

  大客戶千元禮品卡一買萬張

  中秋臨近,各省紀委相繼發佈了“嚴防公款送月餅節禮”等通知,中紀委更在近日決定周周點名通報節前“四風”問題。中紀委的禁令下,今年中秋節真的就不送禮了嗎?面對隱性的市場需求,多家電商網站推出了相當於代金券的禮品卡、感恩卡。

  在1號店的禮品卡主題欄,記者就看到了面值從100元到1000元不等的中秋月圓禮品卡、感謝禮品卡。“實體禮品卡,節日禮品卡,卡面設計豐富,送禮體面。”在主題介紹中,電商赫然打上了“送禮”的標簽。

  “花好中秋、情義深濃。”一張卡面為綠色的1000元面值中秋禮品卡,早在昨天已賣斷了貨。在商品評價中,不少購買者直接表明是為了贈送客戶,更有人提出,“禮品卡沒有信封裝是一個敗筆,送人都不好送”。

  同樣的,在順豐優選和本來生活網上,網站也推出了面值從100元到2000元不等的中秋禮品卡、感恩禮品卡,激活後即可按照面值在網站上購買商品。

  一位在某私企負責禮品卡採購的工作人員,就向記者證實了今年中秋電商禮品卡的火爆。“我是8月去電商買的禮品卡,先是在購卡部買卡,人多得排大隊;接著去送支票,一樣得排隊。”該業務員告訴記者,因為多數都是替單位團購,每個人都買上百張,在現場等上一兩個小時相當普遍。“就像銀行,只有VIP級別大客戶才能不排隊,可你知道麼,年消費百萬級別才能算上大客戶,1000元的禮品卡就是1萬張。”雖然電商網站不提供任何優惠,但便利之處就是開發票容易,辦公用品、日用品、勞保用品等網站上出售的類別,可以自由挑選,電商公司也會把發票快遞到單位。

  “送禮品卡就相當於送現金。最高額1000元的禮品卡竟然賣斷了貨,看來裏面仍有商機。”網友評價,禁住了實體店消費,禁不住電商消費。

  快遞失落

  今年業務量只是去年一半

  快遞員們最能見證中秋送禮市場的冷暖。

  記者發現,京東與1號店快遞員是電商中最忙的。一位在京東站點工作的大哥稱:“今天我們站點一早晨就接了1700多單,晚上2000多單。平時一早晨也就1200來個單子吧。每個快遞員一天能比平時多掙一百多塊錢。節前物流裏禮券太多了,快佔了所有包裹的1/3!”

  京東、1號店等電商禮券的走紅只是帶火了自家的快遞生意。跟他們相比,其他公司的快遞紛紛覺得這個中秋的郵寄業務不夠給力。今天上午,韻達公司一位負責東城區收送快遞業務的小夥稱:“去年就限制不讓送禮,連帶的我們生意也不怎麼好做,但中秋十一前每天至少還能送個200單。今年才是真正的淡季啊,一天就送100單,收入也比去年少了一半兒。”昨天下午,一位負責朝陽區的順豐快遞員邊呼哧帶喘,邊告訴記者:“我管的這片兒,15公斤一車的貨物,這個星期每天都是來14車;不過,去年中秋節的時候,要送的貨比現在還要多出兩車。一般到了中秋節前,50%的包裹是月餅。”

  “黃牛黨”著急

  收不到月餅券了

  國瑞城的哈根達斯冰淇淋月餅兌換點,每到中秋節臨近,都是“黃牛黨”扎堆聚集之處,不過,今年的中秋,國瑞城前黃牛的生意變得不好做了。

  昨天下午,一名“黃牛黨”唉聲嘆氣地坐在商場門口的廣場臺階上,手裏晃著一張哈根達斯冰淇淋月餅券。每經過一個行人,她都不厭其煩地問一句:“有月餅券賣麼?”隔壁一名“黃牛黨”,為了搶到生意,乾脆直接到地鐵站邊。“今年收不上來券。”年約40歲的“黃牛黨”告訴記者,以前臨近中秋節的幾天,來國瑞城兌換月餅的人總會排成大隊,那些不願意排隊的,或者手裏有多張兌換券的人,就會成為他們的客戶。可是今年,拿兌換券來的人少了許多。

  趕集網與58同城是逢年過節倒賣禮券的聚集地。記者注意到,今年“黃牛”不再發表“高價回收”的帖子,而是直接把折扣寫明。記者給一個寫著“六折收購哈根達斯、星巴克月餅券”的“黃牛”打電話諮詢行情,這名“黃牛”説:“以前都是四五折回收,我現在六折回收,還能如何啊?這比去年高了不少呢!”記者又問:“想要點稻香村的月餅券,您這有嗎?”“黃牛”一聽可打開了話匣子:“我朋友那有,你要買我趕緊告訴他!他比我還慘,昨天剛開張,一盒月餅就掙十幾塊錢。”

  記者又聯繫了一位打算向“黃牛”售賣禮券的張先生,他稱自己是一名私企員工,把單位發的禮券貼出來後,倆小時就賣完了。“今年‘黃牛’真是搶著買啊,有一個‘黃牛’一聽有別人要了,居然要給出更高的價格,就為了讓我改變主意。”

  本報記者趙瑩瑩J201實習記者 殷呈悅 J241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