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別用陰謀論看待反壟斷

  • 發佈時間:2014-09-03 01:34:32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孫春祥

  近來國家發改委及商務部等反壟斷執法機關一系列的反壟斷調查案件備受關注,尤其是一些知名外資企業涉案反壟斷調查,包括賓士、奧迪、高通、微軟等,影響力極大。這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懷疑:“中國的反壟斷調查是否已經淪為保護國內企業利益的工具?”

  這項指責實際上毫無邏輯可言。

  昨日,發改委通報,浙江省23家財産保險公司以及其行業協會聯合進行壟斷被查處,並處以罰款1.1億元,創下了保險行業被處罰的新紀錄。

  事實上,執法機構對於外資內資的反壟斷調查一向是一視同仁的。除了最近公佈的保險行業被調查處罰之外,很多國內大型企業也曾被重罰,比如茅臺和五糧液等酒企,上海老鳳祥等珠寶公司。在去年針對六家嬰幼兒奶粉企業的反壟斷處罰中,處罰最重的是國內企業合生元,而被免除處罰的除了有內資公司之外,也有外資公司。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將更加重視市場競爭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作為這項工作牽頭部門,國家發改委將進一步加大反壟斷執法力度。對於中國的反壟斷局勢,他表示“有些經營者明知其經營行為涉嫌違法,而心存僥倖。”

  從發改委負責人的口吻來推斷,不管是針對內資還是外資企業發起的反壟斷調查,並非是特有所指。一些外資企業之所以敢明知故犯,歸其根本原因還在於其對自己外商投資人的身份有心理上的優勢,這是中國過去“以GDP為綱”時代的遺留問題,如今這個心理優勢一旦失去,外資企業難免會産生心理落差,陷入“陰謀論”的怪圈。

  隨著中國反壟斷執法機關的能力水準不斷提高,決策層對市場經濟駕馭能力的不斷提高,反壟斷勢必將成為今後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新常態”。這種“新常態”的內涵,不僅包括將對壟斷勢力保持高壓之勢,還包括公開與透明。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