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長沙:打造誠信之城

  • 發佈時間:2014-09-01 21:31:00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劉良恒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有借有還,再借不難,瀏陽農商行給我的授信額度已經從3萬元漲到8萬元了。”談起自己貸款體會,湖南瀏陽市關口街道金橋村個體老闆楊湘文感觸很深,自第一筆貸款開始,他從來沒有拖欠過瀏陽農商行一分錢。

  在瀏陽市,小額農貸與誠信評級掛鉤已經推行多年。瀏陽市文明辦主任潘立介紹説,2008年以來,瀏陽市通過鎮、村、銀行的多級互動,聯合審核,根據家庭收入、信用狀況、人品口碑,對轄區農戶建立“家庭誠信星級動態檔案”,併發放星級不等的“信用支票”,農戶可憑“信用支票”到瀏陽農商行指定網點辦理貸款,無需任何抵押擔保。信用狀況越好,獲評星級越高,授信額度也越大,每個農戶最多可以從銀行獲得10萬元貸款。

  瀏陽市“家庭誠信星級動態檔案”是長沙市探索誠信建設制度化的一個縮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長沙市把誠信建設擺在文明創建突出位置,大力推進商業誠信、政務誠信、司法誠信建設,初步建立起了“誠信長沙”的基本框架。

  在商業領域廣泛建立誠信“紅黑榜”。譬如,在失信欺詐行為多發的食品藥品行業,長沙市對不誠信企業“零容忍”,一經發現就打入“黑名單”。目前,長沙食品藥品行業誠信網已公佈3批15家“存在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缺乏誠信”的企業相關資訊。

  將誠信納入“官德”考評指標體系,引導廣大幹部帶頭講誠信。以長沙市雨花區為例,組織部門對領導幹部道德考察評價採用“四德五評”的方法,通過個人述、單位問、家庭訪、社區評、社會督,評價幹部的政治、職業、家庭、社會道德水準,設置了包括不誠信、不道德行為在內的24個反向測評項目,目前已建立全區488名中層以上幹部“德考”檔案。

  在訴訟領域開展“打假治水”,確保司法誠信的“兜底”功能。長沙市天心區法院長馬賢興介紹説,2013年以來,長沙法院系統嚴打“虛假訴訟”。以天心區法院為例,對於可疑案件,立案人員會全面審查當事人身份、原被告關係,必要情況下可暫緩立案、調解,或者要求當事人親自到庭參加訴訟,對當事人是否“惡意訴訟”加以審查或展開聽證。

  通過營造守信守諾的“軟環境”,長沙市城市競爭“軟實力”不斷提升。2011年12月,長沙市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劉良恒)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