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麗中國:沙地之魂

  • 發佈時間:2014-09-01 07:33:12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向海濕地和萬平的科爾沁沙地示範區隔河相望。一面是草木含情、百鳥齊鳴;一面是沙塵四起、寸草不生。十四年前,有一個叫做萬平的中年漢子闖進了這片沙地,他要改變它,讓它和北岸的濕地連成一片。

  於是,他走進了我的視線。

  和萬平相識,是在十四年前,我去縣農行主任辦公室找朋友辦事。門開著,一個風塵僕僕的中年人這時走過來,風風火火地敲門,進來,不待落座,就直言朋友説;我的事咋樣了?!那樣子顯得十分焦急。

  朋友笑著岔過話題,説:“萬老師你先坐下喝口水,咱慢慢説。”然後把我介紹給他,他這才顧及到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轉身和我握手錶示歉意。雖然是禮節性地拉一下手,但我還是感覺到他的手很粗糙,還有裂開的螞蚱口。

  他坐下來,我們一起聊了很多。

  就這樣,我認識了這個叫萬平的人,這個隻身一人來到人稱“火坨子”的地方治沙的怪人。這以後,有感於他的這種行為和敬意,我開始有意走近這個瘦削的、孤獨的漢子,走進這片不毛之地,用錄影機去真實記錄萬平十幾年艱難治沙的每一個足跡。

  我們之間也由此建立起一份真摯的情誼。

  14年前,47歲的萬平辭去“吉林省長山熱電廠環保工程師”一職,帶著26萬元的積蓄,孤身一人跑到通榆縣同發牧場自費治沙。原通榆縣縣長在與他簽沙地承包合同時,不無擔憂地對他説:“老萬,你包的可是吉林西部環境最惡劣、條件最艱苦、經濟最落後的一塊地,現在撕合同還來得及!”萬平搖搖頭,堅定地在合同上簽下自己的名字。半年後,他把“科爾沁沙地萬平治理區”的牌子戳進同發牧場新合屯那滿目淒涼的黃色沙地裏。

  當地的村民們都很納悶兒,這個城裏人承包“寸草不生”的沙坨子要幹啥?

  “這裡是我40年前下鄉勞動的地方,是這裡的鄉親用玉米麵伴我度過了激情燃燒的青春歲月。雖然有苦難有淚水,但我無怨無悔。我要讓這裡長出生命的綠色。”面對困惑和質疑的目光,萬平堅定地説。

  沉寂的“火坨子”只有萬平一個人,白天,平整沙地、圍欄、蓋房子。晚上躺在簡易的帳篷裏睡不著,就借著手電的光亮清理手上、腳上的血泡。饑餓和過度疲勞使他幾次昏倒在沙地裏。

  “那一年,我幾乎沒睡過一個囫圇覺,沒吃過一頓完整的飯;沒洗過一次澡,脫下來的褲子都可以直立在那兒。” 精神上的孤立無援和體力的極度消耗,使萬平的體重在短短1年間下降了30多斤。

  心疼他的妻子終於來了,她放棄了每月4000元的薪水,提前退休來到丈夫身邊。“我不支援他,但我心疼他,我幫他幹活兒,是怕他累死。”直到現在,白麗華仍是這句話。

  為了幫他,萬平遠在寧波當老師的女兒也被招回來了。他這個做父親過的給女兒出了一道難題,要她放棄寧波年薪5萬元的工作,要與青梅竹馬的丈夫兩地分居,要一個人帶著孩子承擔辦事處所有與外界的溝通往來及網站維護。繁重的工作,若非父女之情,若非對父親的理解,她怎麼會同意呢?

  然而,科爾沁的風沙卻是殘酷的,2001年春天,萬平把治沙的希望寄託在栽種防風林上。辛苦大半年,萬平終於種了5000棵楊樹苗、1萬棵沙棘。可是,僅僅一場沙暴,就把萬平眼前所有的綠色淹沒了……

  2002年,萬平再次揮起鐵鍬,在沙地中栽種了兩萬棵楊樹、大量灌木和草,打了淺水井。他像看護孩子一樣看護著撒在沙地的草籽,或許是感動於萬平的執著,沙地上終於有一點一點的嫩芽冒出來了。僅3年時間,示範區內的植被覆蓋率從幾乎為零恢復到95%以上。

  只有用經濟林代替傳統耕種,才能徹底改造這片沙地。2002年,萬平從專家那裏得知,種一畝葡萄相當於種30畝雜糧的收益。他於是又開始在沙地上試種葡萄。摸索出經驗後,他于2004年成立葡萄協會,組織附近11戶村民參與到種葡萄的項目中:無償使用土地,可以借款買苗,組織外出學習,幫助銷售……

  可是,2005年,一場30年不遇的雹災,讓收成毀於一旦。那年,萬平賠了3萬元。

  為使百公頃沙地變成綠洲,萬平拿出了後半生所有保障。他辭職買斷工齡11萬元,多年積蓄10萬元,給中小企業打工收入8萬元,向親朋借款12萬元,又用父親和自己的住房抵押貸款10萬元,再加上“抬錢”,先後向這塊沙地投入了75萬元。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萬平的堅韌讓希望漸漸放出光芒。為了這塊曾經養育他的土地,他頂著巨大的壓力,心甘情願做他的“環保衛土”。做治沙“狂人”,因為在萬平的心中早已是綠蔭成林。

  別人都説“老萬老萬,幹賠不賺”,可萬平卻説;我賠了自己,卻贏了大環境,我賺的遠比賠的多。這就是我眼中的治沙人萬平,人們熟悉的萬平。

  如今的治沙區,已經是滿目青翠。示範區成立十週年慶典時,應萬平之約,我和同事于五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天驅車前往他的治沙區參加“科爾沁沙地示範區成立十週年慶典”。再一次來到這裡,我們看到的盎然的生機和往來穿梭的鄉親。他們中有老人、孩子,也有精壯的漢子和勤快的女人。這些應邀前來的人們,都是這些年一直熱心幫助過他的新合屯的村民,還有同發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們。

  萬平感恩于他們中的每一位。萬平也叫得出他們中每一位的名字,不論是男人、女人,還是孩子們,他都如數家珍,叫的親切自然,他已經和這裡的鄉親親如一家。鄉親家的熱炕頭上,有他盤腿打坐掰餑餑説餡地講生態、講別亂開荒,別打野雞、別領狗攆兔貓,東西保留下來了,那就是給兒孫積德造福址。萬平的沙地裏,有鄉親幫著挖的坑栽的樹苗,一草一木間印記下鄉親看護的腳印。當初簡單木製的治沙區大門還在,那幾個模糊的科爾沁治沙區的斑駁字跡還在。

  萬平感恩于這一切,鄉親們則感恩于萬平,感恩于萬平所帶來的一切。

  這就是萬平,沙地之魂,留給世人的是一種警醒,是一種值得世人去尊崇的大作為。

  (吉林省通榆縣電視臺 張水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