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內蒙古打造沿黃沿線“金三角”

  • 發佈時間:2014-09-01 06:52:5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發展輪廓日漸清晰的內蒙古沿黃河沿交通幹線經濟帶成為內蒙古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排頭兵。而以烏海為中心的“小三角區域”正成為經濟帶中發展最活躍的板塊。

  記者在烏海市千里山工業園陜汽集團烏海新能源專用汽車公司的總裝車間看到,每輛徐徐駛來的重卡上都帶有兩個很大的氣罐,據工作人員介紹,每個氣罐可以承裝172公斤天然氣,兩罐氣足夠支撐一輛重卡行駛900公里。經過3年建設,公司已經實現年産5000輛LNG重卡的産能。與陜汽重卡相隔不遠的是烏海華油天然氣有限公司,該公司之所以投資47億元建設焦爐煤氣綜合利用項目,是因為看中了烏海焦化企業大量廉價的副産品焦爐煤氣,如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焦爐煤氣制液化天然氣項目已經在烏海落地生根,像陜汽重卡這樣的下游企業也紛紛進駐,一條圍繞焦煤延伸的産業鏈也由此形成。

  自治區發改委的統計數據顯示,沿黃沿線34個工業園區中,有25個營業收入超百億元,園區結構調整步伐進一步加快,新興産業和非資源型産業實現較快增長,今年上半年,化工、農畜産品加工、高新技術三個行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由上年同期的22.2%提高到36.7%。沿黃沿線22個工業集中區完成工業總産值佔西部所有園區的77.7%,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小三角區域”異軍突起,去年GDP實現1163億元,財政收入實現158億元。

  快速發展的“小三角區域”曾經是國家重點督辦的污染“黑三角”。今年,“小三角區域”在自治區環保廳的統一安排部署下,從聯防聯控污染入手,拉開了區域協同治污的大幕。根據規劃,區域內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及重點污染源,沿駱駝山及周邊礦區一線及“小三角區域”內六個工業園區全部進入防控範圍,重點對SO2、NOx和可吸入顆粒物、細顆粒物等常規污染物的控制,全面整治焦化、鋼鐵、電石、鐵合金企業、駱駝山礦區揚塵,同時對承擔減排任務的電力、水泥等污染貢獻率大的行業或企業也進行控制。由於加大了對環境違法企業的查處力度,規範了企業的環保行為,“小三角區域”的環境品質明顯改善。

  今年,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投入運作,“小三角區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在業已形成的紮實的産業基礎之上,轉型升級已經迫在眉睫。據內蒙古有關經濟專家分析,今後,“小三角區域”應著力破解區域産業雷同的難題,通過科技創新加快轉型發展。目前,內蒙古已將“環烏海湖”高新區的建設提上日程,隨著各項軟硬體基礎設施的日漸完善和區域內盟市溝通協作機制的建立,隨著技術、項目、人才等創新資源向“環烏海湖”區域集聚,“小三角區域”將成為內蒙古沿黃河沿交通幹線新的經濟增長極。

  “小三角區域”位於華北與西北的交會處、“寧蒙陜”經濟區和沿黃沿線經濟帶的西部中心。該區域地處黃河兩岸,跨內蒙古烏海市、鄂爾多斯市的鄂托克旗和阿拉善盟阿左旗的烏斯太鎮。近些年,隨著城鎮化和工業化的快速發展,這一地區逐步建起公路、鐵路、航空立體運輸網路,區域內6個工業園區初具規模,形成了煤化工氯鹼化工、冶金、建材為主導的優勢特色産業,成為區域工業經濟的主要支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