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虛商”成網際網路巨頭競爭“新標配” 盈利壓力將持續

  • 發佈時間:2014-08-30 10:47:2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8月30日電(記者 李崢巍)百度與分享通信28日正式合作推出虛擬運營商“貼吧專屬套餐”。至此,包括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在內的國內網際網路“三巨頭”均在虛擬運營業務方向有所佈局。巨頭帶動下,虛擬運營商業務或成網際網路領域競爭的“新標配”。然而,民營資本涉足全新業務,其在盈利能力、商業模式等方面將持續面臨挑戰。

  百度牽手分享通信 BAT“虛商”戰場再聚首

  百度與分享通信合作推出的“貼吧專屬套餐”28日正式亮相。據了解,該套餐在提供長市話統一資費、全國無漫遊等通信服務外,還提供針對百度貼吧用戶的“專屬流量贈送”以及更多“專屬特權”。

  實際上,網際網路巨頭們早已盯上通信轉售的市場蛋糕。2013年12月,阿里巴巴就獲得行動通訊轉售業務試點許可,並在今年推出阿裏通信品牌“阿裏親心”;3月騰訊宣佈入股京東商城,成為京東重要股東和戰略合作夥伴,而“京東通信”有望為騰訊涉足通信業務提供支撐。

  隨著百度“借道”分享通信開展行動通訊轉售業務,國內網際網路三巨頭“BAT”已全部展現了捆綁通信資源、借力通信業務的野心。虛擬運營商或將成為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競爭的“新標配”。

  虛擬運營商産業聯盟秘書長鄒學勇認為,BAT從網際網路轉戰移動網際網路、搶佔入口資源的“爭奪戰”讓人們記憶猶新,而虛擬運營商手機號碼將成為新的入口爭奪焦點。BAT的目的便是要搶到這一波移動互聯的“船票”。

  虛擬運營商創新盈利模式初現

  分析認為,盈利模式與盈利能力是民營企業涉足通信行業,與三大運營商“一較高下”的關鍵問題。試點放號以來,170號段試點企業圍繞通信服務、增值業務進行了諸多創新嘗試,行業盈利空間和模式初見雛形。

  工信部電信規劃研究院市場經營研究部主任許立東認為,虛擬運營商的創新模式首先是圍繞通信業務的“微創新”,主要表現在個性化定制套餐、流量充分利用等方面。

  鄒學勇認為,“免費”“低價”只是虛擬運營商吸引用戶的亮點,隨著各家企業創新思維領跑,170將有更多新的體驗,號碼也將成為一種“入口”標識。

  以電商、遊戲等企業推出的虛擬運營商服務為代表,實現了部分業務的整合,使原始業務與通信新業務打通。如在電商企業中,京東通信與京東商城結合、阿裏通信與淘寶天貓結合,樂語通信及朗瑪資訊紛紛進軍健康大數據業務,蝸牛則打通了與遊戲業務的平臺。

  鄒學勇説,百度貼吧和分享通信的合作又是一種創新,即提出“特權”概念,定向減免流量,實現流量經營。

  ?“新標配”盈利壓力將持續

  業內人士指出,不同於BAT巨頭的財大氣粗,民營網際網路企業入局虛擬運營商業務,後續將持續面臨盈利模式、利潤空間的挑戰。

  首先,僅靠通信資源打包再銷售,利潤空間較低。業內人士透露,民營企業大多以市場價七折左右價格批發獲得資源。但前期自建系統投入的近千萬元,與轉售需要進行的線上線下渠道建設,這讓大部分靠單純轉售通信業務的民企利潤不大、壓力不小。

  其次,用戶資源和市場挖掘存在挑戰。我國虛擬運營的市場增長將主要來自“一戶多卡”用戶,新增的市場空間已經非常小了。

  專家認為,從全球經驗來看,我國企業現有的創新盈利模式仍太過保守,短時恐難以實現較大利潤。新涉足該領域的企業接過虛擬運營的“山芋”後,成本壓力或增加。

  許立東説,從國外經驗來看,領先的虛擬運營商一般運營3至5年後可實現當季盈利,有的甚至需要5到7年時間實現盈利。因此,作為輕資産配置的民營企業選擇“新標配”之前,需考慮是滿足於嚴格成本控制的生存路線,還是規模發展之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