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阿裏係新人優土重啟燒錢模式 “搭夥”文化娛樂産業

  • 發佈時間:2014-08-28 07:12:00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8月20日淩晨,優酷馬鈴薯發佈2014年第二季度財報,在阿里巴巴入股優酷馬鈴薯集團後交上首份答卷。

  經過阿裏12.2億美元的“補血”後,優酷馬鈴薯顯然更有底氣放手砸錢。2014年Q2的凈虧損達到2650萬美元,較2013年同期增加57%。各項支出都在擴大。

  “線上和線下娛樂的融合帶來更新、更廣的市場機遇。憑藉強有力的戰略和資金儲備,我們正在加大投入,優化我們的商業模式。”優酷馬鈴薯集團董事長兼CEO古永鏘樂觀表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優酷馬鈴薯賬上現金、現金等值、受限資金和短期投資總額達16億美元。

  這家8年前進入線上視頻行業的“燒錢機器”,在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勒緊褲腰的階段後,終於借助聯姻阿裏迎來了現金流充沛期。古永鏘也暫時不必為壓縮成本頭疼了。

  ?單季視頻內容支出4億元

  獲補給後,優酷馬鈴薯在燒錢之路上快步向前。在內容成本上,優酷馬鈴薯Q2花費超4億元。

  2014年4月29日,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和優酷馬鈴薯宣佈聯姻。阿里巴巴和雲鋒基金以12.2億美元購得優酷馬鈴薯A類普通股7.21億股,阿里巴巴持股比例為16.5%。

  迄今為止,視頻網站的盈利模式未有大變化,決定了還要繼續“燒錢”。而迎來了“血站”供給,優酷馬鈴薯在燒錢之路上快步向前。

  Q2財報顯示,在內容成本上,優酷馬鈴薯本季度花費超過了4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多花出去了1億元。

  此外,其他各項支出都在相應擴大:銷售及行銷費用在Q2達到3430萬美元,而2013年同期為2660萬美元;産品開發費用Q2為160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為1070萬美元。

  截至2014年6月30日,優酷馬鈴薯賬上現金、現金等值、受限資金和短期投資總額達16億美元。其中,大部分來自阿里巴巴12.2億美元的“貢獻”。

  阿里巴巴和優酷馬鈴薯戰略結盟之後的影響,當然不止於此。在財報發佈後的分析師會議上,古永鏘集中總結了與阿里巴巴戰略合作的進展。“雙方合作的初期還是在後臺技術方面。”古永鏘表示,除了大數據和廣告方面的進展,年底之前還將阿裏支付系統用在優酷馬鈴薯會員服務上面。他還表示,優酷馬鈴薯與阿里巴巴在包括機頂盒在內OTT領域也將有合作。

  截至目前,令人擔憂的狀況尚未出現——微網志淪為淘寶商品廣告展示平臺的情形,並沒有發生在優酷馬鈴薯身上。至少在優酷、馬鈴薯PC首頁和各個頻道首頁,是不容易看到阿裏廣告位的。

  阿里巴巴2013年5.86億美元入股新浪微網志,獲得其18%的股份。作為回報,阿裏給予微網志穩固的廣告投放——三年內大約3.8億美元的“廣告打包”。在優酷馬鈴薯,似乎沒有類似的協議存在。

  ?播客開店,試水電商

  通過阿裏媽媽,淘寶店舖和天貓商戶可以競投線上視頻廣告,形式包括靜態圖片或者視頻短片。

  不過意料之中的是,兩者最先出現業務“交叉點”的領域確實是廣告。今年6月起,阿裏媽媽廣告交易平臺首度開始支援線上視頻網站,其中包括優酷馬鈴薯。通過阿裏媽媽,淘寶店舖和天貓商戶可以競投線上視頻廣告,形式包括靜態圖片或者視頻短片。

  而在此之前,淘寶賣家在優酷馬鈴薯上的廣告展現模式與門戶網站、部落格、個人站點等一致,都是櫥窗推廣。

  在阿里巴巴張開懷抱後,優酷馬鈴薯正加快步伐,邁向電子商務大門背後的新世界

  優酷馬鈴薯做了這樣一種新鮮嘗試:用戶在看一段熱門視頻中間,突然彈出浮層給出商品提示,大都是小零食、遊戲周邊這些,右側則出現商品廣告。馬鈴薯網打算率先開放給提供UGC(用戶生成內容)的播客們“創收”。

  馬鈴薯網總裁楊偉東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不會強制給“道長”(頻道主,即播客)指定售賣哪些商品,“我們希望他們自己開設網店,挑選商品,彈出的時間點也自行設置”。當新京報記者詢問,店是要開在淘寶嗎?“不然還在哪呢?”楊偉東回答。

  根據楊偉東提供的資訊,目前,馬鈴薯網作為平臺方暫不參與分成。但這顯然與淘寶的平臺模式極其相似,也就是説,埋下了商業化的伏筆。

  優酷馬鈴薯發展至今,還是無法甩掉視頻網站“收入結構單一”的“罵名”。從本次財報來看,2014年Q2廣告凈收入為1.476億美元,佔到公司凈收入1.545億美元的95%。事實上,視頻網站一直靠廣告貢獻絕大部分收入,高達九成或以上。

  “播客開店”模式將為收入多元化開闢一條新路。但視頻用戶是否能夠容忍收看感興趣的內容中間插入商品資訊?以及“播客開店”能給“道長”們帶來多少實際收入?目前還不得而知。

  ?“搭夥”文化娛樂産業

  在阿里巴巴宣佈入股優酷馬鈴薯一週後,優酷APP上線“遊戲中心”,成為阿裏手遊的重點分發渠道。

  視頻與電商的親密結合只是聯姻後的影響之一,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入股時就表示説,將“加速阿里巴巴的文化産業及數字娛樂産業的發展”。

  去年9月,阿里巴巴數字娛樂事業群正式組建,包含遊戲、音樂、視頻、讀書等等。據新京報記者了解到的資訊,優酷、馬鈴薯APP都將成為阿裏手遊的重點分發渠道。

  新京報記者今年7月份在Chinajoy活動現場阿裏遊戲的展臺發現,“優酷馬鈴薯移動遊戲平臺”被其作為合作方進行宣傳,該平臺依託優酷和馬鈴薯移動APP向用戶進行移動遊戲分發,已經接入了600餘款手遊。現場工作人員表示,“優酷馬鈴薯移動遊戲平臺”還將成為阿裏遊戲重要分發渠道。

  據悉,優酷APP安裝量超過4.6億,馬鈴薯APP安裝量超過1億,月度活躍用戶總數超過2.5億。

  在阿里巴巴宣佈入股優酷馬鈴薯一週後,優酷APP版本于5月5日更新,“遊戲中心”上線。

  目前,“遊戲中心”位於優酷APP頂端推進位置的第一個,不過還只有包括優酷開發的《刀塔爭霸》在內的編輯推薦的5款小遊戲可供下載。

  而在馬雲談及的另一方面“文化産業”,雖然還未與優酷馬鈴薯展開明確合作,卻是最為外界期待的。對於優酷馬鈴薯,做自製內容有5年積累,經歷了視頻網站燒錢買劇的風潮,開始看到自製的趨勢。2014年年初,古永鏘宣佈以3億元投入自製內容。

  自製內容的繁榮已成行業共識:從優酷短篇搞笑自製網劇《萬萬沒想到》、搜狐的《屌絲男士》火爆到最近愛奇藝、馬鈴薯網分別與國外大牌製作單位合作推出《不可思議的夏天》、《午夜計程車》,主流視頻網站紛紛押寶自製。

  近期,微電影升級為大電影的《老男孩之猛龍過江》于7月初上映,席捲票房超過2億。電影《老男孩》源自優酷網視頻微電影自製內容,卻取得巨大商業成功。更加點燃了視頻網站對於大電影、自製劇的熱情。而優酷馬鈴薯的“勁敵”愛奇藝宣佈成立影業公司,標誌著競爭加劇。

  被阿裏收入麾下的文化中國今年8月更名為阿裏影業,並計劃在兩年內每年投資或製作8至10部電影、3至5部大中型電視連續劇以及3至5部網路連續劇。接下來阿裏影業將同優酷馬鈴薯如何發生碰撞,將進一步改寫網際網路自製格局。

  ■ 延展

  優土合併兩年 馬鈴薯改吃青春飯

  2012年8月23日,馬鈴薯網和優酷網的合併交易宣告完成,視頻行業老大、老二強強聯合。距今恰滿兩年。期間,馬鈴薯創始人王微原高管團隊出走,現任總裁楊偉東空降。

  楊偉東2012年初上任接手馬鈴薯後,面臨的首要問題是:與優酷在內容、用戶上重合度高,廣告主、用戶存在流失的風險。

  優酷馬鈴薯集團的對策是——為馬鈴薯指出一條不同的道路,在楊偉東帶領下大打“青春牌”。“馬鈴薯的目標用戶就是15-30歲,別的不做,不管全人類的東西。”楊偉東稱。

  不過,馬鈴薯網正在喪失視頻網站中的座次,並逐漸與優酷網拉開距離。根據艾瑞發佈2014年5月iUT數據,優酷在月度訪問次數、月度PV等核心數據上位列第一,但同樣以上述核心指標考核,昔日的老二馬鈴薯卻均未能進入前五。

  對此,楊偉東稱更注重“馬鈴薯網”之外的發展。他開始把馬鈴薯從線上拉到線下,籠絡年輕人群。比如,在日前的“馬鈴薯映像節”上,設立“潮鞋館”吸引了踴躍購買,一天能有150萬-200萬銷售額。

  作為70後的“超齡”總裁,楊偉東為了融入目標用戶,出席活動向來都是休閒裝、運動鞋,訪談則是席地而坐。甚至在某次發佈會上以睡衣形象出現。

  馬鈴薯渴望牢牢抓住“年輕人”,所做的努力包括堅持原有基礎上的動漫頻道、遊戲頻道,鼓勵UGC原創,並有針對性地開設了“韓娛頻道”。區別於優酷的智慧電視和盒子産品,馬鈴薯網首款硬體産品選擇了迎合年輕用戶口味的智慧投影設備。

  不過如今讓人感慨的是,在愛奇藝、搜狐、騰訊的多面夾擊下,馬鈴薯網恐怕也難再重回視頻老二的位置。對於優酷馬鈴薯集團,策略顯然是如何挖掘王微所留下“馬鈴薯”品牌的巨大剩餘價值。

  新京報記者 劉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