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應收賬款債權流轉創新”緩解企業融資難問題

  • 發佈時間:2014-08-27 15:31: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人民網北京8月27日電 近日,合肥工作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學院、安徽海匯金融投資集團在京聯合舉辦新聞發佈會,介紹並推廣“應收賬款債權流轉創新成果”。合肥工業大學校長徐樅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雷薇、合肥工業大學副校長梁梁以及安徽海匯金融投資集團董事長黃林等參加會議並作報告。

  據悉,我國企業應收賬款數量巨大,嚴重影響了企業的運作效率和效益。由於企業融資難,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困難。通過盤活存量資産,在不增加貨幣投入量的基礎上,加快企業資金的流動性,提升企業的運作效率和效益,成為當前和未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課題。

  黃林介紹,應收賬款債權流轉,在總結國內外應收賬款融資模式的基礎上,結合我國企業和信用環境,以推動市縣區政府組建國有獨資的應收賬款債權管理公司為基礎,通過嚴格信用評估與風險監控,出具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合同),利用銀行、保險、中國銀聯、中國金融認證中心以及擔保、資産公司、評估機構和企業等多方參與的應收賬款債權流轉平臺,將當前巨大的、但又處於相對靜止狀態的政府、國有企業、核心大企業債務對應的中心中小微企業應收賬款,提升為集融資、融貨、流轉、抵付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可流轉應收賬款,在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提高社會資金流動效率等方面取得了積極的成果。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雷薇認為,近年來,我國企業債務鏈條繼續延長,導致企業違約風險和金融風險都在上升。“應收賬款債權流轉業務創新”,最大的意義就在於見了一個市場化的、可持續的應收賬款盤活機制。

  “這一流轉業務宏觀上,有利於降低整個國家經濟體的債務風險,提高全社會資金流動效率,豐富中國金融市場;中觀上,有利於釋放産業鏈上由於長期‘三角債’帶來的巨大壓力,降低産業鏈運作風險,加快區域經濟發展;微觀上,有利於大企業通過抵付實現應收、應付賬款‘雙降’,並使處於産業鏈條遠端的中小企業借助大企業的高信用實現融資易、融資快、融資廉。”雷薇指出。

  據悉,從2011年起,天津市、安徽省開展了相關試點工作。2013年,商務部、人民銀行分別肯定兩地試點工作成果。科技部將該項創新作為“基於債權流轉的新一代電子支付服務體系研發及應用示範項目”納入“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支援在全國示範推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