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3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信用評級清一色AAA遭質疑

  • 發佈時間:2014-08-27 14:32:51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北京市近日完成105億元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全國首批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10個試點省(市)已有8個完成發行。本輪試點的特點是引入了市場評級和資訊披露制度,這有助於限制地方投融資活動的過度擴張。但從已發行債券來看,試點省(市)普遍採取的高評級、低利率方式遭到質疑,專家認為,“市場化發行方式”卻非“市場化價格”,因此還需進一步實現全面市場化。

  引入信用評級和強調資訊披露

  自2014年5月起,上海、浙江、廣東、深圳、江蘇、山東、北京、江西、寧夏、青島10個省(市)政府開始試點債券自發自還。6月23日,廣東省招標發行了今年首只自發自還的地方政府債券。

  地方債自發自還與以往相比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引入信用評級和強調資訊披露。從目前已經披露債券評級報告來看,儘管8個地區經濟發展程度不同,信用評級機構也不相同,但無論是發達地區的北京、廣東,還是西部地區的寧夏,8個地區政府債券都獲得AAA的最高信用評級。

  這引起了一些學者的質疑。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鄭春榮認為,在地方政府資産負債表等基礎數據尚未公佈的情況下,評級結果的可信度有待商榷。

  但也有專家認為,由於試點地區發行的債券規模並不大,且省級政府擁有該省財政資金集中處置權,償債能力應該能保證。無論評級結果如何,引入評級本身就意味著中國地方債管理越來越強調市場約束,有利於形成一種公開透明的運作機制。

  風險高於國債利率卻看齊國債

  北京此次發行的政府債券分為5年、7年、10年三個品種,對應分招標利率分別為4.00%、4.18%、4.24%。而8月20日中債收益率曲線顯示,5年、7年、10年國債對應的收益率分別為4.013%、4.192%、4.2523%。

  一般而言,地方信用會低於國家信用,地方政府債券風險應高於國債風險。因此從理論上來説,為了讓市場接受相對更高風險的地方政府債券,應該支付更高的利率。但實際情況是,地方政府債券利率普遍較低。

  採取了“市場化發行方式”,卻沒有獲得“市場化價格”,這被認為是市場還沒有充分發揮作用。一種解釋是,由於地方自主發債的承銷商往往是與地方政府關係密切的金融機構,尤其是商業銀行。為與地方政府長期合作,承銷機構以較低價格承接債券也在情理之中。

  儘管發行價格存在些許瑕疵,但標準普爾信用分析師鐘良認為,由於此輪改革具有全面性,重視透明度,因此預計改革將在未來3年內顯著改變地方政府的借款方式。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認為,只要試點地區能夠順利完成發債,就已經達到了首批試點的目的。隨著試點的擴大、配套制度的完善,債券價格將逐步回歸市場化。

  試點解決地方債務風險還不現實

  目前,試點地區的債券發行工作進展順利。然而,指望自發自還試點全面解決地方債務風險問題還不現實。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在地方政府預算尚無硬約束情況下,如何給地方政府信用評級仍是挑戰,陽光舉債改革是循序漸進過程。

  國務院批轉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2014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的意見》提出,“規範政府舉債融資制度,開明渠,堵暗道,建立以政府債券為主體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剝離融資平臺公司政府職能”。

  安邦諮詢高級研究員賀軍認為,開明渠與堵暗道的政策效果存在時間差。“堵”很容易,但“開”要發揮作用則不容易,培育新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需要時間。

  在2014年4000億元地方債發行規模內,10個地區試點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的總規模為1092億元。這與地方實際需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未來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試點還將繼續擴大,同時要做好兩項基礎性工作。一是推行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即政府的“資産負債表”;二是建立健全考核問責機制,倒逼政府珍惜自己的信譽,自覺規範舉債行為。 (據新華社北京8月26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