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轉型升級要二三産並舉

  • 發佈時間:2014-08-27 08:34:03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趙 偉

  産業轉型升級是中國經濟必須跨過的一道坎,也是各地政府産業政策的持續著力點。關於産業轉型升級的內涵,各方耳熟能詳的説法有兩個,分別為結構轉換和價值鏈提升。圍繞結構轉換談得最多的,是跳出傳統産業搞新産業;圍繞價值鏈提升的議論雖然多而雜,但大多盯著要素生産率做文章,強調提升要素産出率或資源配置效率。無論哪個內涵,最終均落在一個基點上,這便是技術創新。政府政策實踐中,兩個內涵則為一把抓,意在把老的“雙低”(低技術+低附加值)産業擠出去,引進新的“雙高”(高技術+高附加值)産業。

  然而是否有人想過,一旦現有産業掀起技術創新浪潮,因而提升了效率,結果會發生什麼事兒?一定是裁減人手因而減少就業機會。因為在企業和産業層面,這兩個變數互為因果,要麼先減員後增效,要麼先增效後減員。鼓勵産業技術創新,創新一旦形成氣候,接下去一定是大規模減員。一般的情形是,創新促發的技術進步大多帶有“希克斯勞動節約型”技術進步取向,以資本替代勞動,而鮮有“希克斯中性”的技術進步例子,即同時增加資本和勞動需求的那種技術進步。因為舍此難以增加每人平均産出提高勞動者報酬。與這一進程同步發生的,則是技術進步行業産品價格的下降,因為投入要素的效率提升了,單位産品成本下降了,産品價格必然會跟著下降。對於參與市場競爭的企業而言,只要投入産出效率提升,降價也能賺到預期利潤,這當是常識。

  反過來看,那些未曾發生技術進步和創新的行業,其就業和産值相對規模不僅不會縮小,反而可能會擴大。原因不僅在於創新部門的相對規模縮小,而且還在於,未怎麼創新因而未曾發生技術進步的行業,勞動生産率未曾增加,無法用資本替代勞動。行業單位産品的平均生産成本也不會下降,因而産品不可能降價,多數情形是漲價。漲價不僅意味著此類行業産值份額的增加,而且意味著其要素回報率的上升,進而工資上漲。

  兩類産業一縮一減,其合成結果不難推斷:整個經濟系統中,未曾創新行業的就業和産值相對規模將趨於擴大,其産品的價格將趨於上漲。進一步看下去,便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現代經濟與産業系統,哪個部門率先發生技術創新,率先提高了要素生産率,其就業規模、産值規模便可能率先收縮。相反,那些未曾創新和技術進步的行業,其就業和産值規模則可能會增加。説得誇張些,誰率先創新誰率先收縮,甚至率先失去在勞工中的號召力。這種現象和創新初衷有些南轅北轍的意境。可謂一種悖論——技術創新的悖論。

  創新悖論是美國經濟學家包默爾在上世紀60年代提出的,包默爾基於美國産業發展與結構變化的數據研究發現,二戰後不到20年間,美國製造業的技術創新和自動化,在大幅度提升要素生産率、降低了幾乎所有工業品的單位製造成本和價格的同時,其産值和就業的相對規模卻大為收縮。由戰後初期的40%左右降到20%多點。在這同時,服務業的規模大幅度擴張,産值與就業分別上升到70%和60%以上。後面的原因在於,服務業內部許多行業未曾有過大的創新和技術進步,無法以資本替代勞動。其中教育、醫療保健,以及政府服務等都未曾發生過實質性技術創新,有些行業的勞動生産率不升反降。最極端的例子要數文化部門,拍電影大片依然要用大量“群眾演員”,演奏古典音樂依然需要一定規模的樂隊!即便發生了資訊技術革命,這些服務部門需要的人手不但未曾減少,反而增加了。經濟學家們把包默爾揭示的這種現象,以及據以提出的一種理論,稱作“包默爾病理”。

  回頭來看,“包默爾病理”所描述的,實際上是先行工業化國家以往産業轉型升級走過的一種“常規”路徑,這種路徑被經濟學家稱作部門間“非平衡增長”的路徑。最有趣的非平衡增長表現,是率先發生技術創新部門的相對規模會收縮,這和企業層面的正好相反。在企業層面,哪個企業率先創新,哪個企業就有可能率先做大、做強。

  回到中國産業轉型升級的現實選擇。這樣看技術創新也有重要的政策啟示:轉型升級必須兩個産業同時抓,抓三産比二産或許更重要。抓三産,吸引勞動力轉過去,會刺激二産減員增效因而轉型升級,而避免普遍的增效減員。兩相比較,前者對於社會穩定意義更大。這種路子中國改革開放早期就是。先在公有經濟系統外創造了一個迅速擴張的非公經濟系統,把公有系統的勞動力挖過來一些。而後再回頭改革公有系統,後者通過減員增效獲得了重生。

  再説一遍,創新重點在服務業,服務業創新的重點在制度層面。僅抓製造業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而不抓服務業創新,將導致“包默爾病”。不僅無法兼顧增長和就業,而且難以促成增長與公平兼顧。

  (作者為浙江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