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玉米“先旱後澇”管理措施需跟上

  • 發佈時間:2014-08-27 04:33:2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一些玉米主産區遭受持續高溫與乾旱,氣候條件相對較差,玉米播期過長,玉米出苗均受到乾旱影響,玉米播種、查苗補缺工作十分繁重。進入7月以來,玉米主産區降水過多,給苗期、拔節期生長帶來危害。玉米是需水量大但又不耐澇的作物。土壤濕度超過最大持水量80%以上時,玉米就發育不良,尤其在玉米苗期表現更為明顯。玉米種子出苗後,澇害發生得越早受害越重,淹水時間越長受害越重,淹水越深減産越重。玉米出現澇害以後應儘快採取補救措施,將損失降至最低程度。

  排水降澇要疏通田頭溝、圍溝和腰溝,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降低土壤濕度,達到能排、能降的目的。

  中耕松土澇害易造成土壤板結,通透性差,影響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及營養物質的吸收。降水後田間積水時要及時中耕松土,破除土壤板結,促進土壤散墑透氣,改善根際環境,促進根系生長。倒伏的玉米苗應及時扶正,壅根培土。

  早施苗肥、拔節孕穗肥玉米是需肥量較大的作物,澇害導致土壤養分流失嚴重,苗勢弱,要及時追施提苗肥(每畝施尿素15公斤和複合肥20~30公斤),大喇叭口期每畝追施尿素20~30公斤。對受淹時間長、漬害嚴重的田塊,在施肥的同時噴施高效葉面肥(1%的尿素加0.2%的磷酸二氫鉀)和促根劑,促進恢復生長。

  增施一次偏肥乾旱時玉米補種、補苗現象突出,玉米苗生長參差不齊,對弱苗多施一次肥。

  加強病蟲害防治由於田間積水,土壤水分飽和,空氣濕度大,易發生各種病蟲害如灰斑病、大小斑病及玉米螟等。噴施葉面肥時,可同時進行病蟲害防治。玉米螟用0.3%辛硫磷顆粒劑或4.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防治。玉米灰斑病用70%甲基托布津1200倍液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防治。

  分期收穫乾旱造成出苗差,補種、補苗的玉米,生長髮育落後於先期出苗的,先成熟的玉米應先收穫,切勿等到一起收穫,防止先期成熟玉米霉爛。

  補種、改種其他經濟作物對受淹時間過長,缺苗嚴重的田塊,災後應及時補種或改種其他經濟作物。

  李自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