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檢驗檢測認證整合大幕開啟

  • 發佈時間:2014-08-26 21:30:37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張鈺梅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務院在最新發佈的《關於加快發展生産性服務業促進産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中,對諸多檢驗檢測認證業務領域提出發展要求。整合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的大幕已經拉開,“市場配置資源”“政府購買服務”和“檢管分離”等關鍵詞無異於陣陣響雷,檢測行業的大變革已呈山雨欲來之勢。

  “檢驗檢測認證屬於高技術服務業,其大力發展對於推動結構調整、促進産業升級具有重要作用。”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秘書長鮑俊凱用十分肯定的語氣告訴記者。

  2011年,國務院在《關於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指導意見》中開始將檢驗檢測列入8大高技術服務業之一。

  時隔3年,《關於加快發展生産性服務業促進産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又將檢驗檢測認證列入11個重點關注和發展的領域。“這充分説明瞭檢驗檢測認證是生産性服務業的重要分支,蘊含著巨大的現實商機。”

  記者發現,針對檢驗檢測認證,《指導意見》共提出了8項重點任務,推進檢驗檢測機構市場化運營,提升專業化服務水準算得上是其中核心。事實上,從2014年2月開始,整合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的大幕已經拉開,“市場配置資源”“政府購買服務”和“檢管分離”等關鍵詞無異於陣陣響雷,檢測行業的大變革已呈山雨欲來之勢。

  市場化是必由之路

  《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服務,鼓勵不同所有制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平等參與市場競爭,不斷增強權威性和公信力,為提高産品品質提供有力的支援保障服務;優化資源配置,引導檢驗檢測認證機構集聚發展,推進整合業務相同或相近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培育一批技術能力強、服務水準高、規模效益好、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檢驗檢測認證集團。

  市場化改革—大規模行業整合—做大做強中國的檢驗檢測認證企業行業,從這些任務看,對於發展檢驗檢測認證,國家層面已經做好了清晰的步驟設計。

  據有關部門提供的資料,目前,我國共有檢驗檢測認證機構2.6萬多家,普遍規模較小,佈局結構分散,檢測品種單一,不少機構重復檢測、結果不互認。而且,絕大多數機構並沒有完全、真正進入市場,迫切需要通過整合,優化資源配置,發揮規模效應。同時,在該領域我國基本已是完全放開,跨國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紛紛進入,外資機構數雖然只佔我國機構數的0.5%,佔據的我國市場份額卻達到25%。更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我國還沒有國際公認的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很少“走出去”打開國際市場。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已經大大落後於“中國製造”的需要。

  毫無疑問,如此大範圍地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跨層級整合必定充滿了困難,2015年基本完成事業單位性質的機構整合,轉企改制基本到位也是一個不太輕鬆的時間表。“推進大部分機構走‘第三方化’的道路,建立完全市場化的機構,是改革的起點,也是重要一步。”中國檢驗檢測行業資深專業人士、必維集團消費品服務事業部戰略發展總監雲大陸在8月份舉辦的一次公開論壇上這樣表示。對於全國數十萬檢測業從業人員來説,能否從根本上轉變觀念,從靠行政或國家計劃開展檢驗檢測工作,轉變為靠技術和服務主動參與市場競爭,將是一個挑戰。鮑俊凱秘書長認為,促進國有檢驗檢測機構走向市場,還需要政府健全相應的機制體制,掃除障礙。

  有報告顯示,2013年我國檢測市場國有檢測和企業內部檢測佔60%,而第三方檢測僅佔40%。具體來看,國內市場上以國有檢測和企業內部檢測為主,進出口檢測市場上則以第三方檢測為主,佔比為84%。

  品質技術服務的藍海

  《指導意見》對諸多檢驗檢測認證業務領域提出發展要求,例如加強計量、檢測技術、檢測裝備研發等基礎能力建設,發展面向設計開發、生産製造、售後服務全過程的分析、測試、計量、檢驗等服務;加強先進重大裝備、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第三方檢驗檢測服務,加快發展藥品檢驗檢測、醫療器械檢驗、進出口檢驗檢疫、農産品品質安全檢驗檢測、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等服務,發展線上檢測,完善檢驗檢測認證服務體系;開拓電子商務等服務認證領域等等。

  很顯然,發展這些服務旨在補齊短板。我國檢測市場規模巨大,據國家認監委統計,2013年檢驗檢測市場規模為1678億元,預計2014年將達2105億元,2015年將達2574億元。隨著幾年來出口法檢目錄不斷調整,出入境(檢測)業務銳減,檢測業的競爭日益激烈,但也有專家認為,市場中仍然有大量機會。例如,在傳統檢測領域比如環境可靠性、材料可靠性、專業檢測評價服務,適用性、耐用性檢測等,還有巨大空間。檢測只是第三方檢測企業的一個方面,另外還有檢定、計量、校準、認證和諮詢等大量業務可做,還有綜合類的評價;隨著中國産品的升級換代和産業轉型,以及品牌樹立的需求,設計和營造建立自願性産品認證也有很大發展空間。檢測背後的技術力量更加重要,比如食品檢測,看上去已經飽和了,但在食品的明示符合性、功能符合性、對人體的潛在危害檢測、研究和評價等方面都還有著相當大的空間。

  如今,無錫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公共技術品質中心市場化業務已佔90%以上。據中心主任田林輝介紹,向市場貼近了,中心的檢測機構已經可以提供生態紡織品檢測、産業用紡織品檢測、機電産品檢測、汽車及其零部件産品檢測、車輛司法鑒定等市場化和社會化服務,並且很多還延伸到了向企業的研發設計、生産工藝優化、産品品質的過程式控制制等方面提供多元化的品質技術服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